分兵是必然的选择。明军的大兵团作战,尤其是进剿山寨,历来都是分兵,之前征播州五路分兵就是典型的胜例。萨尔浒决策出兵的时候,从兵部到前线指挥官,大家都觉得分兵没啥问题。而且实际来看,10万大军不分兵,那种地形,首尾几十里,仗也没法打。
但问题在于,分兵最关键的,是能够按照战略部署,在规定时间到达规定地点,既不能贪功冒进,也不能在听闻友军失败之后畏敌不前。所以军中对于「失期」的将领,直接可以军法从事。当时的设想是,即便老奴再能打,那么以牺牲一路军、两路军的代价,能够换来剩余诸路按计划在三月初二会师赫图阿拉,焚其巢穴,也可以实现战略目的。
失败的原因,一在于各路进展不齐,杜松冒进,马林畏敌,李如柏也逗挠不前,为老奴发挥其机动性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差。二在于明军尤其是辽兵,被渗透成了筛子,南路的李如柏通敌就不用说了,东路的刘?军本来实力尚可,打得有来有去,结果朝鲜军和老奴眉来眼去,先是一拖再拖,耽误了明军进抵赫图阿拉的军期,然后又通风报信,让老奴回师之后对刘军有了精准打击。保密工作做好,否则,绝不至于这么糟糕。三在于老奴的单兵素质确实很高,这也冇的说,否则,任何一路明军能坚持48小时以上,也不至于崩盘。但至少,在战略层面来讲,历史线的分兵战略,绝不是糟糕的策略。
--
修改:hanweiyizhao FROM 39.144.105.*
FROM 39.14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