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是觉得能轻松打得过清军,目的是避免清军骑兵跑掉。只能说明军托大了,特别是主帅杨镐战前直接大咧咧地写信给努尔哈赤说自己几路大军进攻,颇有曹操赤壁之战前写信给孙权说会猎于吴的气概,结果努尔哈赤直接按杨镐的信一路一路地以多打少灭掉几路明军,战后杨镐被处决也算活该了,万历援朝的军事人才被一波葬送。
明军野战打不过清军有一定客观原因,因为汉族是农耕民族,不习骑射,自明朝开国起,军事上就是以学习西方装备枪炮为主,满族再加上所吞并的蒙古在军事上则以传统的骑射为主。实际上明军面对清军时,大炮是优势,但枪面对清军骑射则完全是劣势。因为当时的枪射程只有一百米,要命的是射速只有一分钟一两发,而清军装备的清弓射程也有一百米,但射速就快得多了,再加上以骑兵为主。因此明军的枪带来的唯一优势是对农业人口出生身体素质较差的明军也能迅速装备上。清军的战术基本上是拿木制盾牌车挡明军的枪炮,然后抵近用清弓射杀明军,或者用骑兵绕到明军火枪队背后或者侧面射杀明军,这是清军骑射面对明军火枪的军事优势,甚至是清军骑射面对全世界早期火枪军队的军事优势,这种优势的最后辉煌是乾隆以骑射征服装备枪炮的准葛尔,然而伴随着19世纪前装滑膛燧发枪的发明,枪的射程达到300米以上,射速达到一分钟三四发,再加上枪刺的发明让火枪军队面对冷兵器军队抵近时即使来不及开枪也能进行白刃战,随之而来的鸦片战争,清军骑射对装备火枪的英军造成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萨尔浒之战不分兵的话,也许明军能够因为更密集的火力而赢,但也不一定。
个人认为,明军萨尔浒之后可选策略有三个:1、保留大炮,训练军队骑射;2、改进枪支,提高射速,加装枪刺;3、固守关隘,等待后金腐化。第一个策略需要时间和足够身体素质的人才,第二个策略属于上帝视角,明军实际上选择的是第三个策略,奈何想当皇帝的李自成没有给明军机会。(李自成也在我所认为的中国历史上最恶心的几个人之中)。
就清取代明而言,虽然带来了领土上的嫁妆,但清军骑射上的强大,也让清朝对西方以枪炮为基础的军事技术的心理优越感越深,相较于开国即以枪炮装备为主的明朝,清朝直接回退到骑射时代,这是中国全面落后的开端,而清代有将近三百年之长。
【 在 Cairoooo 的大作中提到: 】
: 萨尔浒之战惨败的原因主要就是分兵!
: 杨镐一共10万兵,却分为为四队,每队2-3万兵。
: 杜松单兵冒进,被人半渡淹水,一军又一分为二。
: ...................
--
FROM 183.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