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诸文献,“诸夏”一词首见于《左传》闵公元年管仲对齐桓公所说的“诸夏亲昵,不可弃也”。[67]如前所述,“有夏”在周初指“西土之人”,其核心莫过于姬姜二姓,对于姜姓而言,要寻找一个认同符号,得以合法地凝聚姬姜诸国,且能使姜姓获得与姬姓一样的地位,莫过于“夏”字。[68]因此“诸夏”一语颇有可能创立于齐桓公之时,是他号令中原诸侯,共抗北狄南楚的一面旗帜。“诸夏”代表了一种新秩序,其中周王室不再是核心,姬姓也不再是主轴。齐桓公之后,“诸夏”的大旗又为晋国接掌,在春秋数百年战争中,夷夏之别越来越得到强调,诸夏作为认同的符号也牢固确立下来。
【 在 youcatb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有,左传里天天强调诸夏,说的就是姬姓诸侯,其他姓的诸侯一直视为外族
--
FROM 220.1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