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入蜀的过程中不能说没有功劳,但是说他功劳在所有人之上,就完全是瞎扯了,功劳细节没怎么说,也就封了个最低的杂牌牙门将军,刘备让他镇汉中,众人皆惊。赤壁之战魏延都还没出场。更别说功劳了。
孔明专搞功臣
蜀书上有名字的人,几乎都是功臣,不存在专搞功臣
刘封,刘备死后镇不住,为国家考虑,必须处死,当然他对诸葛亮也确实是个威胁,但是诸葛亮是政治家,不是唐僧,唐僧遇到要吃他的妖怪也要让徒弟打死。刘备也是同意的,刘封的性质和魏延的结局多少有点类似。
彭漾是什么理由被处死的?
廖立和李严得知诸葛亮死了,都没怨言,反而自郁了。
马谡之死你也怪诸葛亮。。
向朗正常操作可能是需要被处死,你也放这里
带着杨仪是因为需要他,“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杨仪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这点上他更像受害者啊。再说内部有点平衡也是政治需要,有什么值得指责的。
魏延不是死于文人一张嘴,魏延做了什么?
人才凋零不能怪诸葛亮,老一批死光了,夷陵之战死了多少,诸葛亮扶持的几个你说不行,没有这几个早就崩了却没注意?蜀汉灭亡,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天命,历史的必然性。
姜维就算有错,你也能记到诸葛亮身上?
【 在 freyoneby 的大作中提到: 】
: 魏延从荆州赤壁之战到西川之战到汉中之战一路追随刘备,功劳在所有人之上,孔明专搞功臣,搞死搞倒刘封,彭漾,廖立,李严,向朗,马谡,明知魏和杨仪不和,每次出征必带杨仪恶心他,防止魏延不受节制,魏延这种功臣最后死于文人一张嘴,蜀汉灭亡也是正常,人才凋零,孔明负最大责任,后面汉中魏延部署的防守也被姜维擅自改变,被钟会长驱直入,邓艾偷袭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修改:linunix FROM 43.128.54.*
FROM 43.1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