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知辽人不提?这些史料哪个不是汉人,蒙古人用汉字写的?怎么分来源是辽是宋?史载并州方向辽军每战皆败,与岢岚军草川城两战皆败,人马尽丧,仅数十骑得脱,火山军在朔州“杀戮甚重,获马牛羊、铠甲数万计。”……王超的情况前面早分析了,并没有否认受到指责,但并未深究,战后还出镇天雄军,颇受倚重,死后封鲁国公,即便是封常清之类当时就杀了的也有史家认为不是人家过错,战争的走势分析,王超最多是侦知辽军绕过瀛州直抵冀贝大名时,也就是十月底,行动反应相对迟缓而已。至于宋要赎回百姓,辽叛逃内附的百姓没有么?咸平三年,契丹应州节度使萧锡刺弟肯头、虫哥等率众归宋,幽州衙校马琼照、朔州衙校韩贡举族来归;咸平四年,契丹梁王耶律隆庆下内四友班首兼北宫都博田风容等来降;咸平五年,于越耶律休哥原部下大林寨使王昭敏等归宋,契丹大将萧继远下属刘澄、张密等降;咸平六年,契丹奚王知客阳勍、平州牙校韩守荣等举族来朝。景德元年,频繁归朝者更是数不胜数。辽一直在人口方面吃亏,叛逃频繁有苦难言,而且辽的人口不如宋的十分之一,迫切希望裹挟些人口,认为重要,宋则九牛一毛,以这个论胜败是不是有些儿戏?而且,即便辽军认为自己没吃亏,也跟澶渊之下战局谁更被动,没有必然关系。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辽方的记载,除了瀛州不克之外,宋方的大捷挫败都带膨风,还全歼偏师呢,辽方一个字都没提。至于反攻辽境牵制,也别太当真,“时魏能逗挠,退保城堡,众皆愤悱,责让能,凝独默然。或问之,凝曰:“能粗材险愎,既不为诸君所容,吾复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计也”“,连迟滞骚扰辽军都很难做到,辽军南突还有啥想不到的。至于王超,宋廷都不是认为他畏敌避战,都怕他当杜重威第二了。
: 还有和议刚达成,就有大臣建议花钱赎回被辽军掳走的数十万百姓了,谁占便宜谁吃亏
--
修改:bocaj FROM 114.254.0.*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