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理解,觉得还是跟材料也有关系,材料中有机物很少,或者几乎没有,那就容易烧结,低熔点硅酸盐含量高,也容易烧结。
但是,砂子或者石英含量高,熔点高,很难烧熔,会被周围烧熔的硅酸盐包裹住,也很难透水透气,而且会很坚硬,但是肉眼可见颗粒比较粗。
我觉得烧砖烧瓦的土是很难烧成水缸的,即使温度再高,所有有机质都烧没了,所有的无机质都熔了,因为有机质烧掉之后会产生气体,形成大量膨胀气泡,会让胎体变形(我前边说的烧坏了的焦砖儿,胶结部位就像是长了个大瘤子,很难看。)。
我看网上说水缸烧制,温度在900-1100左右,刚好在陶和瓷分界线上。烧高一点,就进入烧瓷的温度,低一点就算是陶的温度,但是因为烧缸的材料限制,所以可以烧高,没法烧低,烧低了,胶结度不够,会漏水。烧高了,不大影响胶结,但是,成本会增加,没什么必要。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没有烧透?
:
--
FROM 11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