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太史公对于史料的判别有明确的标准。这其实是一个常识。面对常识,我们需要做两件事,第一了解他,第二,质疑他。第一条没有做就做第二条,正所谓思而不学则殆,全都是无用功。
司马迁选择史料的标准有3条:
1. “考信于《六艺》”(《史记·伯夷列传》)
2. “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3.“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史记·太史公自序》)
第一,是选择当时所能掌握的严肃文献为主要参考对象。第二,是对这个严肃文献进行批判性考量,而不是全面迷信。第三,是通过自己掌握的大量史料再加以增删取舍。
为什么以孔子整理的文献为依据?因为孔子就有严肃的史学态度。
孔子作《春秋》,只记人事活动,不记诬妄之说。他还提倡研究客观事物,要有文献根据,决不能凭主观臆断,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又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论语·为政》)“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孔子这些观点对后代史家形成重视搜集文献、加以慎重考订的优良传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孔子最重要的史学著作是《春秋》。《春秋》记录史料,从鲁隐公开始,到鲁哀公结束。这个时间不是随随便便来的。因为鲁隐公,是孔子的祖父一辈能够亲眼见到的年代。“《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亲见的时代、亲闻的时代、传闻的时代,为何用辞不同?这是因为时
代远近不同,史料掌握详略不同,文字处理因而不同。这就能看出史家的严肃态度。
班固对司马迁的评价,是:“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再说一下司马迁对鬼神、传说的态度:
《史记·三代世表》:“鬼神不能自成,须人而生,奈何无父而生乎!一言有父,一言无父,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故两言之。”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记中记载和考古发掘映证的很多,但同样自身矛盾,神话故事,文学渲染同样很多。
: 你说说你判断真伪的标准是什么?有多少作者美好的想象就算是伪的?没有标准的谈判断有什么意义。
: 至于“《史记》对材料的搜集、甄别、使用,有严格的标准和透明的原则”,你说说这个原则是撒?“吞玄鸟之卵怀孕而生下商契”这是历史?符合什么原则呢?
: ...................
--
修改:ssava FROM 5.10.138.*
FROM 5.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