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书
第一,御医需要的不是皇帝活命,而是自己活命
第二,御医开方,要听皇上(有的皇帝自己开方),要听大臣
《明史·职官志》记载的很是详细,当然,最终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个人误诊而导致不可挽回的过错。所以,执行“会诊”方式,组成人员有院使、御医和内臣,开完药方后,还得共同抓药,共同煎药,再共同尝药,这是为了避免其中有人使坏。
更重要的是,这些都会记录在册。所以,明清后宫的御医们,很难展示自己的才学,大家都是以“保”为主,几乎没人敢用猛药。以至于,在这种氛围中,只会培养出中规中矩的医生,不会有任何创新。
虽然,医生这一块管理很严格,但药库基本是外包,交给药商去采办。不过,药材的炮制倒是不会假以他人之手的,都是内药房的医生自己动手。到了清代,这个药房的名类多了很多,除了御药房,还有寿药房,内、外药房,连乾清宫都设了药房。
【 在 King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次中医粉说现在中医发展不好是医生和药材原材料问题,我就说古代皇帝御医和药材差不了为什么很多短命,他就说妃子太多死的早
--
FROM 140.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