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清楚什么?您都是给我解释一下啊?
我说了,我是从更大的文化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特定历史时间点上,所谓的异族通过军事行动倾覆了华夏“政权”,但从长远看,这些异族又都融入了华夏。今天我们说的华夏文化,你真能说清楚里边有多少百分比的所谓正统,又有多少百分比的夷狄吗?不过是来早来迟的事儿。而从事实上来说,早在大汉之前,华夏文化里就有了很多所谓的“夷狄”的成分了。而后世儒生出于某些狭隘心理和zz目的,偏偏视而不见,故意把书念歪了,有意思吗?
回到您上边问我的关于农村人的话题。我说了我如果作为那个被骂“农村人”的人的态度,但这只是我一方的态度啊,并不代表指着我鼻子骂的那个小子就是对的:他作为“农村人”的后代,以这种态度看待“农村人”,不就是那些学习者融入了诸多游牧成分的中华文化,反过来又东西南北的掰扯你的我的的学者吗?
我知道,又会有人扯日本,对吧?(你不说,我替你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什么日本只不过是一次失败的蛮夷入侵?这个就纯属扯淡。还是从文化方面看,日本当年的入侵和历史上那些入主中原的游牧政权有着本质区别:历史上的那些游牧政权,最终都不同程度的“汉化”了(有点像欧洲的蛮族灭了罗马帝国,但皈依了基督教,又把手下败将的那一套东西捡起来。),对华夏文化做了贡献。日本上来就是要灭亡华夏文化的,用它那套受了点华夏影响的旁支来倾覆主干。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历史上的游牧政权有点像倒插门女婿,而日本则是一个管家出去混了几年,回过头来要娶主家千金,还要接管主家家业并改名换姓。这在文化层面本质上就不同。当年欧洲文艺复兴,很多古典典籍都灭失了,欧洲人还要从阿拉伯那边再翻译回去。可现在提到文艺复兴,没谁说是阿拉伯人的功劳吧?阿拉伯人自己也没那兴趣。日本总说:啊,我保存了多少多少正宗的中华文化啊,你们从宋朝以后就灭了,我们才是正根啊……其实就跟阿拉伯人之于文艺复兴一样,日本也不过是个仓库保管员,反过来对仓库里的物品要宣示主权?呵呵。
反正,我不是历史专业人士,我看历史是为了明事理,不是为了掉书袋。我是达不到对于谁是谁的玄孙、耷拉孙这种问题信手拈来的水平。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是夷狄还用问么,你自个心里清楚的很
: 对于侵覆我华夏的异族来说,自然接纳不了
--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