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从后来明清两代的御膳食谱来看,也都是寻常食材为主
更早的古代野味多些,也和当时的农业开发水平较低、保留了很多山林有关系
比如周天子的八珍,以及春秋战国流行的吃各种野鸟、龟鳖鳄、熊掌
但是即便是那个时代,最珍贵的也不是这些野味原料,而是调味的酱汁,发酵而成的“醢”就有八百多种
读屈原《招魂》中饮食的描绘,对调味写得很详细,可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里来的费工费料
: 古代食物比现在匮乏多了,调料也比现在匮乏多了
: 古代美食的基础就是,你有没有机会整到足够的食材
: ...................
--
FROM 58.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