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作用这块,战国和日伪沦陷区还是不能简单类比的。战国时期的文字还是掌握在贵族、士大夫、知识阶层手中的,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是文盲。想想那时候还用竹简,识文断字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必需。想想苏秦“复读”时怎么遭到家人的冷遇的,就知道了。
货币这个,不能用了又不是立马成废品,都会有兑换、过渡期的。别说古代金属货币,兑换方便(收回来再铸新币,官方还能有点火耗收入。),就是现代社会,纸钞换新币也是有兑换期的,比如我国建国后那次。只要兑换比例合理,这一点对老百姓没那么大影响。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战国时期的民众观念里还没有后世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因为就不曾形式上统一过,何来民族国家的概念?老百姓有天下的概念,知道有个周天子,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大诸侯国、哪个大夫什么的,仅此而已。当时的观念还是只对上边一级主君效忠,不能隔层效忠。比如你是薛邑的,你就效忠于孟尝君,如果隔着他对齐王效忠,出卖孟尝君,那你就是天地难容。那时候诸侯国之间战争、外交等活动还经常造成某地今天属于这国,明天又属于那国。诸侯国内经常出现今天属于这个君的封地,明天他凉了,又转封给了那个君的现象。那时候说白了,土地、人口都属于国君的私人财产,可以转让、封赏的。今天秦国来打,打疼了,“大哥别打,我给你十座城池,求放过。”明天哪个大臣立了功了,或者哄国君开心了,大手一挥,封出去两座城邑。放在后世,你在割地条约上签字,那是要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但在当时,这种事儿真没那么严重,在当时都太正常不过了。那反过来,作为私人财产的民众,能跟贵族阶层有什么共情?谈什么家国情怀?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谁当我主子我都一样的种地纳粮服徭役呗,只要新来的别剥削太狠,跟以前差不多就行。所以,和两千年后的日伪时期去比较,也是不合适的。后世民族国家观念的维系,也不是单单靠文字、货币等几个简单要素就可以cover住的,那是一代代人口口相传形成的文化基因,具有长时间积累的巨大势能的。我们今天已经天然习惯了民族国家的概念,但谈论历史时,要回到那个时代的观念去,而不能用今天的认知去代替古人去思考。
刘邦陈胜不是贵族不假,但他们属于那种“趁火打劫”的。这种人在当时还有不少,比如彭越、黥布这种。如果没有动乱,他们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当自己的公务员、山大王、土财主什么的。天下大乱了,利益比较下,揭竿造反有更大收益且风险可控,那就反了。从这个角度,他们都属于精英阶层,其实和六国旧贵族属于一类,都是牵头人,都是要靠底层民众基础的。如果秦朝处理好底层民众这一块,能够安抚好六国底层百姓,这些英雄豪杰根本起不来。秦汉之间,严格说应该还有一个楚,也就是项羽灭秦之后分封诸侯的时期,或者说楚汉争霸的前期。这些诸侯,要么是六国旧贵族,要么是上边说的“趁火打劫”的。
另外,说到拉一打一,秦朝庙堂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秦二世同时对宗室、老臣下手,导致无人可用,也是犯了大忌。如果秦朝能安抚好六国民众,或者庙堂之上能够保留足够的精英,真未必会速亡。安抚好民众,根本就反不起来,或者即使有个别反的,也不会天下相应。如果庙堂之上下手别那么狠,下边反了也大概率有足够的能力去平叛。到最后章邯一个少府都能大杀四方,灭掉领头的项梁,差那么一口气败给了项羽。少府从字面上就是个管理皇家私库的那么一个主管官员。(当然,有文献说他参加过灭六国的战争。)但凡朝堂上那些老臣多保留一些,也有很大概率能把局面扳回来。
所以,我觉得教训就是:不要同时和所有人为敌。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改文字这个是比亡国更痛的伤害,想想看日本如果占领中国强迫中国人学日语是什么感受吧。车同轨度量衡的统一对老百姓影响更大,绝不是你想的那么一纸公文,车子要重新制造,买卖东西要重新适应新的度量衡,原来的货币不能用,每一次都是无声提醒六国民众这就是亡国的代价。刘邦陈胜这些人可不是六国的王公贵族。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