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祖被杀后,部众跑的差不多了,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身边能作战的只有13人(太祖以13副铠甲起家),再加上士兵,也就50人左右。这13人中,应该有额亦都。
一开始努尔哈赤与弟弟和五大臣一起,凡事商量着来。儿子侄子们长大后,五大臣享受高高荣誉地位,权利方面边缘化了。
然后努尔哈赤兄弟内讧,努尔哈赤设立八旗,由自己和儿子侄子们统领。八旗旗主,共柄国政。努尔哈赤一直到去世,就是个酋长,没有转型成政治家。但他运气太好,养出皇太极,多尔衮这两个政治家儿子。又摊上冲冠一怒为红颜,山海关大门打开。
努尔哈赤去世,八旗选出皇太极继承汗位,一开始,皇太极和三大贝勒坐在一排。经过莽古尔泰,阿敏事件后,由代善提议,皇太极南面独坐其他贝勒德椅子挪到下面,通过。
范文程跑来,皇太极对范文程,言听计从,设置六部,开始转型,八旗贝勒,共柄国政,变成八旗贝勒,共议国政。
皇太极去世,八旗贝勒议政王会议开会,决定继承人。黄白两旗经过明争暗斗,顺治继位,多尔衮辅政。
多尔衮对范文程信任有加。听了范文程意见,力排众议,迁都,废除明末三饷,废除皇庄。恢复科举,开科取士,传檄黄河流域,全力紧追农民军,不给喘息机会。对南明暂时虚与委蛇,交好。
1650年,除了西南,东南沿海,大清基本胜局已定。
1650年,多尔衮去世,孝庄第一时间联合济尔哈朗,宣布顺治亲政,赐死白旗代表阿吉格,把正白旗收到皇帝手里,成为上三旗,镶白旗成为下五旗,成功分化两百旗。
顺治去世,直接指定玄烨为继承人,自此,大清完成从渔猎到封建转型,决定继承人的诸王贝勒大臣会议和蒙古忽烈台大会一样,成为历史。
顺治亲政,成立13衙门,正月初五,顺治自己知道,不行了,召见大学士王熙,撰写遗诏,写好顺治过目,同意。然后,命令送到孝庄那里。
孝庄改了遗诏,以罪已诏的形式,发布顺治遗诏。废除遗诏岳乐为摄政王,改为索尼等四大臣辅政。
废除13衙门,成立内务府,太监归内务府管理,内务府总管由大臣担任,等等。
初七顺治驾崩,颁布遗诏。王熙终身保持沉默,日记里对遗诏内容,提都不提。
但玄烨才8岁,四大辅臣手里有批红。索尼和稀泥,得过且过。遏必隆是个跟班,没注意,就会说;也好,也是。
苏克萨哈,鳌拜开斗。二人既有权斗,政斗,也有黄白两旗之间的矛盾。
1660年,那谁远赴海外,表示已经放弃经营,,,。洪承畴立刻称病,辞去西南经略一职,跑回京城。
三桂接替洪承畴,永历帝被杀,然后张煌言被杀。大清彻底解决西南。
当然,满蒙一体的话,再也不提了。
为了分化两黄旗,加强皇权,拉拢索尼,遏必隆,孝庄做主,索尼孙女成为皇后,遏必隆女儿为妃。
索尼索额图父子外加遏必隆,坚决站在皇家这一边。
然后,鳌拜点燃导火索,就是黄白两旗换地。
结果就是,鳌拜彻底成为孤家寡人。
康熙放倒鳌拜,收回批红权,一直到去世,哪怕右手不能写字,左手批红,也断不假手他人。
康熙成立南书房,目的就是收权。
雍正成立军机处,皇权专治达到最高峰。
--
修改:yushan11 FROM 223.72.74.*
FROM 22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