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诗经主要就是贵族之间交际场合用的。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连贵族圈子的入场券都没有。至于来源,那是两回事。老百姓唱个民歌,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慕哼唱两句的小调,他们不是知道那叫《诗经》才去哼唱的,是先有那些民歌(风),再有的孔二爷之流的工作,不要把先后顺序搞反了。孔二爷说礼崩乐坏,也指的是贵族圈的事儿,是《诗经》在贵族圈的应用,而不是说的其源头。是先有农民伯伯种出麦子,再有饭店白案师傅的手艺,而不是说反过来:农民居然用大粪浇地,真是辱没了我五星级白案大师傅的名声。你大师傅烤个皮卡丘造型的面点,烤完了成了拍扁的加菲猫,你总不能怨农民拿大粪浇地吧?
贵族圈用诗经来做交际不假,但也不是只说那些高大上的篇目,甚至有时就是刻意“断章取义”,不必在乎全篇立意,而只截取一部分,只要应景就行。即使是男女表达爱意或者吃醋的片段,也可能用在外交上。比如,晋楚争霸时期,郑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外交上有时候很难办。有一次某个郑国大夫对晋国大夫引用过这么一个类似的片段,大意是女孩子对男孩子说的酸话:咱俩就隔着一条河,你不提着衣服蹚水来找我,姑娘我可不缺人追。(大意如此。)什么意思?他是告诉晋国人:你们晋国不罩着我们郑国,可还有大国罩着我们(大国当然就是指当时的楚国)。(很久以前看的这一段,人名、篇目名这些细节记不清了。看内容应该是属于“风”的归类。)外交场合把女孩子嫌男盆友来看自己次数少,撒娇使性子甚至可能精神出轨的酸话都搬出来了,俗吗?礼吗?什么叫俗?什么又叫礼?我看啊,所谓“礼”,说到根上还不是个“利”吗?
【 在 chang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孔子增删诗经的角度看,礼乐显然包括民间小调!即国风!
: 国风里还有很多少男少女偷情、掀裙子摸大腿的民歌!
: 可见孔子并不认为这个是礼崩乐坏!
: ...................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