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于刺客的态度,也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大体是中央集权程度越高,主流价值观对刺客越看不起甚至用法律加以重裁;反之,则更宽容。因为,集权程度越高,国家越需要对暴力进行垄断。诸如刺杀、血亲复仇、游侠这类民间暴力形式,越是要被国家禁止的。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禁私斗。反之,权力松散时(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则对民间暴力的态度越宽容。想想司马迁写《刺客列传》,里边的人和事都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也就很好理解了。
荆轲这种针对君王的刺杀,一般政权确实很少采用,因为国家级别的暴力水平太高,一旦失控的后果也更严重,即使是刺杀成功,施加方也很可能会在后续失控的事态发展中被反噬。所以,一般政权用这一招会非常谨慎。比如眼前的某两国战争,那边敢刺杀这边的大帝吗?不敢。真刺杀了,谁敢保证不吃蘑菇?
【 在 JSC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古人是耻于搞暗杀的,尤其是国与国之间
: 所以燕太子丹这种主意就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恐怖袭击,不被世人认可的啦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