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如果吸取周的经验教训而封建,也不会有周期性农民起义。
诸侯不得有正规军,秦寿至少将比周长得多。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官就有私,是私就有弊。人类社会,哪儿还没有点人情世故?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比如老登赦免他儿子,这算啥?
: 不用睡虎地秦简,就那些耳熟能详的史实里就有:项梁当年犯法(砂仁?)被通缉,找人走了司马欣的门路,就没事儿了。这也是司马欣和项家交情的由来。刘邦芒砀山落草,怎么一直逍遥自在?连他家眷都没人去找麻烦?哪怕派俩人蹲坑,跟着吕雉也不难找到刘邦的老窝吧?都说秦法严苛,这严了个即墨?
: 其实吧,背后是:秦朝统一太快,没来得及培养出足够的基层行政干部,在六国故地只能人用大量的六国故人(想想刘邦身边那些萧何们。),基层工作中的“含情量”必然更高。秦始皇是在统一快完成的时候才召集重臣讨论人才培养问题,太晚了。如果早个十年八年就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兴许就没刘邦项羽啥事儿了。
: ...................
--
FROM 117.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