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依据。印欧人迁徙本身就是猜想,语言与族群的对应关系也无依据以及逻辑必然,迁徙时间上也比小麦出现要晚。
甲骨文“来”字上部表示麦穗的是一竖,这与麦穗挺立不弯的特点相一致;而“禾”字上部表示谷穗的是一个弯曲的弧线。“来”字在甲骨文中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在上端加一横,或将横作斜画。这应该是突出指示,上部的麦穗是与其它近似字的区别所在。说明麦来古今都是近音。麦很早就是主要作物。没有证据所谓上古读音具体为何。黑麦和燕麦都是小麦的伴生杂交变异产物。基本没有可能混淆叫错。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麦”的古汉语发音和印欧语的黑麦发音在词根上有一些相似之处。至于加“西”“胡”“番”的外来物种,都是比较近的了时代习惯了。
: 只是一种说法。
: 例如西、古月、番等?
--
FROM 221.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