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苏联当然是重大战略性错误。41年不打,43年依然可以不打,占着欧陆,慢慢跟盎撒族耗,苏联会在一边看着,这才是德三唯一的机会。
近200年来的大战中,无代差的对手交锋,全部都是首先发起进攻(侵略)者败,主要就是进攻者难度远大于防御者。
具体到苏德战场,过去一般说的失误是让古德里安分兵,但也如你所说,就算古德里安继续闪击,侧翼和补给根本顶不上。42年不攻斯大林格勒这个支撑点的话,我感觉也是一样的下场,高加索拖住,沃罗涅日方面军下场,直插罗斯托夫,这饺子可能更大,整个A集团菌群无路可逃...
【 在 mr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进攻高加索是1942年了,41年是南下打基辅,这个决策是没有问题的,当时央集的补给只能满足一个多集团军的需求,根本无力进攻莫斯科。而且我刚才提到的斯摩棱斯克战役打完,闪电战事实上已经破产,此时南下夺取乌克兰的矿产和粮食为持久战做准备是正确的选择,当然德三对生产的组织比较烂这是另外一回事。至于进攻莫斯科的失误主要是在维亚济马围歼了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后,应该停下来休整,德三的兵员和装备补充一直都没理顺,继续打已经很勉强了。
: 打苏联的决策也没有问题,德三的海军实力孱弱,空军又完全没占上风,打不下英国的,而苏联当时正在军改,41年不打,拖到43年德军就很难占上风了。
: 德三在1942年的最大失误是南下高加索时的分兵,虽然顿河大湾区部不太好防守,但六集还是能守住的,没必要让其强攻斯大林格勒,更没必要把四装派过去,就让一装和四装全力拿下高加索,六集在顿河最差也就是打成第二个勒热夫。但拿下了高加索,一装和四装都能腾出来,这样43年进行主力决战,南线的实力会比历史上的库战强不少,再消灭一个苏军的重兵集团,打败苏联的概率就大很多了。
--
FROM 114.2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