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跟八王之乱根本不一样。看名字就能看出区别。
七国,是7个诸侯国,从汉高开始分封,到汉景已经五十年了,在地方上树大根深,自己收税、造币、招募军队。但是七国在关中洛阳没有势力,所以梁王坚守睢阳,就能顶住叛军的猛攻。长安直接控制的地盘不受叛军影响。才能几个月内平定叛乱。七国藩王都没用地方上的职务。
八王,是8个宗王。虽然都有封地和卫队,但是卫队没多少人,多的千把人,少的几百人。八王之乱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元康元年就闹了两三个月,贾南风就杀了杨骏、司马亮、卫瓘,控制朝政约有10年,这10年间西晋政局还算稳定。
第二个阶段,从元康9年贾南风废黜了太子司马遹,次年永康元年又杀了司马遹。右军将军司马伦趁机拉拢领军将军司马彤、翊军校尉司马冏杀了贾南风,控制朝政。这次跟元康元年的规模差不多,除了贾家一派,大家都相安无事。但是司马伦得陇望蜀,废晋惠帝而自立,惹怒了晋武帝的子侄,平东将军司马冏、征北大将军司马颖、征西大将军司马颙、豫州刺史李毅、兖州刺史王彦、南中朗将司马歆等人举兵讨伐,正式开始了混战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宗王的权力都来自自己的职务。
八王的主要权力来自自己的职务,所以不管是司马伦还是司马冏司马颍司马越都借晋帝之手给自己封了高官,控制朝政和军权。这种情况下,洛阳和各地的晋军不断更换领导,打成一锅粥,逐步把晋军主力都消耗光了。与此同时,各地民变四起,刘伯根、李特、公师藩、王弥、曹嶷、刘渊等等,数不胜数。晋军一边内战一边平叛,打了十几年,最终被刘渊之子刘聪消灭。
【 在 lanthani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就是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找在历史上发生过的的类似事情。然后看看前人遇到这类类似的问题,怎么解决的,后果的经验和教训又是什么。
: 其实,八王之乱,之前的历史也有过,譬如西汉有七王之乱,也是宗室藩王发起的叛乱。贾南风前面也有一个吕氏,她们的身边都有一群开国功臣。七王之乱,是首都的外围问题。而八王之乱一开始就是在首都闹事。以后的人就知道怎么防止宗室藩王叛乱。藩王首先不该有领兵实权(朱元璋表示你说谁呢?)
: 我比较认同八王之乱的问题在于司马懿本来没准备把皇位传给司马昭,但传承人的司马师又没孩子。后人的教训是以后的皇帝继承人人选,不仅看孩子的能力,还要看他有没有合适的孙子。
: ...................
--
FROM 123.12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