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是满门抄斩,但那是开着上帝视角跟成济后来的下场比的。站在成济当时的时空下,利害不是这么比较的。
谈论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那个时代,那个时代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和唐宋之后的古代中国都不一样。那是门阀世家的时代,是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而成济世什么人?他是一个边缘人:历史上连他父亲是谁都查不到,只有一个同为武将的哥哥成倅,这说明他的出身不会太高。查了一下,他祖上是从东吴北逃的南方人。当时的洛阳,北方人对南方人是比较歧视的。成济这类边缘人,想快速提升,必须是要抱大腿,用“加速器”的。他能做到太子舍人,本身就说明问题了。当时显然司马家是他的大腿。贾充当时说的那句“司马公养汝何用”,也侧面说明了成济和司马家的这种依附关系。做个类比,这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天子-诸侯王-士大夫的关系,所谓的“我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越级效忠的后果,可以参考南蒯的故事。在曹髦冲出皇宫的电光火石的时刻,成济别说脑子想不到自己后来会背锅,即便想到了,顶多做2秒钟的思想斗争,他也别无选择,因为对他来说,司马公比天子分量重,他只能往前。而以他的出身,他没准还想着凭借这个大功捞取司马公更多的封赏呢,搞不好来个开国元勋当当,实现家族的跃迁。可惜他遇到的是司马昭,而不是后世萧衍那样的老板。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玩忽职守是死罪
: 那也不是满门抄斩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221.21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