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董小宛:工具与死亡
1635崇祯八年,冒梦龄70寿,不久去世。他在七十寿时,又搞了一次长达月余的戏曲会演庆贺。
冒起宗45岁。经历端州、襄阳地方任职,逃过了襄阳之祸后,因父丧回乡守孝。
1636崇祯九年,冒襄25岁,发起参加复社,开始有所谓四公子之名,正式被冒氏家族推出前台。
与所谓阉党余孽阮大钺等势成水火。
这一年孝庄23岁,已生三女,封庄妃。
1637崇祯十年,这年董小宛13岁,她父亲去世,从此家道中落。
1638崇祯十一年,孝庄25岁,这年她生下了爱新觉罗.福临。
1639崇祯十二年,28岁的冒襄具名与复社140人广发《留都防乱揭贴》大字报,批斗阮大钺。
这年董小宛15岁,流落为歌伎,才艺双绝名震秦准。她所画《彩蝶图》等传世至今。
大约不久,冒襄与董小宛结识,董小宛成为他的妾侍。
董小宛成为冒襄妾侍后,以才艺冠绝江南的她并没有从此被隐在身后,而是一直与冒襄互相唱和,成为冒氏家族让冒襄站在前台各种操作的重要帮手、伴侣。
明末时期,无论是扬州瘦马在江南官场上长期形成的作用习俗,还是陈圆圆、柳如是等同时期名妓们所产生的特殊价值、重大影响。
毫无疑问,董小宛当然也会被冒氏家族高度重视乃至接纳为关键性外围成员,受到重点照顾乃至培训。极端一点,冒氏家族蒙元皇族后裔黄金家族血脉真实身份,都可能透露给她。以她的聪慧资质,让她掌握简单蒙古语、知晓一些蒙元习俗,以便将来于必要时自保、交流,也未必全无可能。
当时,满清建虏亡国灭种危险泰山压顶之势就在眼前,与之相比,鞑虏的顺义王三娘子之类故事,反而让蒙元遗裔身份可以成为一支外交上的联合力量。
即便董小宛生来就有中老年柳如是才有的民族意识气节大义,她也不是什么天生的政治动物。
色貌才艺上她冠绝留都倾倒江南,但在政治层面,在十代老牌子官僚世宦家族面前,如草芥的她,风流才子甚至不用轻推她就乖乖随倒,政治上她只有工具价值也只会成为可能优秀的备用工具。
1642崇祯十五年,冒襄31岁。他已连续十五年六次参加乡试,仅中两次副榜。虽然已可待选推官,但因时局大坏而无意仕途。从此他不再参加明清科场。
1643崇祯十六年,这一年孝庄30岁,皇太极死,顺治5岁继位,孝庄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但大权逐渐被多尔衮多铎兄弟掌握。
1644崇祯十七年,明亡。冒起宗辞官归家,从此不再出仕。
从这年起,冒起宗就一直隐身幕后,直至十年后康熙降生,他也撒手人寰。
从这年起,冒氏家族前台只有冒襄上蹿下跳东奔西走南逃北归。
冒襄因与南明权臣阮大钺马士英的矛盾,举家逃祸。被逮入狱或逃避入扬州。
这年也是顺治元年,孝庄31岁,顺治6岁,清军入关后打败李自成攻入北京,母子俩进入北京。
1645顺冶二年,冒襄举家辗装逃亡浙江盐官、安徽马鞍山等地。
冒襄在盐官患痢疾,多日水米不进,得董小宛精心照顾病愈。
后来又在马鞍山遇兵祸,仆婢杀掠者几二十口,所蓄珍玩文物皆失。
大概率就是此时失去、或半被掠半主动送上董小宛等人。
这时清军负责江南前线事务的是曾统领镶黄旗(被皇太极换正白)、正白旗(又被多尔衮换镶白),当时任镶白旗主的多铎。他是大清猛将之冠,松山之战时,他生擒洪承畴。
这年四月多铎攻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数月间就平定江浙,改南京南直为江南省,疏请设江宁、安庆巡抚官以下373人,重建满清统治的官僚体系。以南京为中心布设八旗重兵于要害,扑灭反清势力推剃头令。十月率大军及弘光帝及太子等俘虏北返凯旋京师,顺治出城亲迎。
多铎因大功受封和硕德豫亲王。
董小宛一行人如果是此时被掠走、或半掠半送随同上京,应该是先进入多铎的势力范围。
甚至如果是冒氏家族对董小宛一行人早有粗略计划安排,让董小宛一行进入占领军总司令五星上将多.卖客阿色.铎的视野,当时其实是最佳选择。
与田国舅送陈圆圆入吴三桂的大帐相比,送上董小宛能换来的价值也许更大。
对冒氏家族而言,只要董小宛一行人能靠上去站稳,那就是大功告成,以后还可以徐徐布置静待将来。
1646顺治三年,冒襄从浙江盐官归故里隐居。
这年五月,多铎率军平定叛奔喀尔喀的蒙古苏尼特部。
董小宛等一行人如果此时还在多铎势力范围下,也可能会了解到当时蒙元势力与满清之间某些复杂关系。
如果冒氏家族幕后操盘者们,还一直暗中关注着董小宛一行人,关注多铎一方势力动向,清廷内部蒙元势力与满族勋贵等各方势力的关系、格局、动向,也必然会进入他们考虑范围。
而孝庄太后家族的相关信息,也必然会成为他们此时此后重点关注对象。
1647顺治四年,南通如皋大旱,冒襄尽散家财救灾。顺治四年的南通大旱,史料有载。
冒襄家族在此次救灾中的表现,也有可能被上报。
这年满清内斗加剧,多尔衮独掌朝政,停跪拜礼。
多铎进封辅政豫亲王,已成为二号实权人物。
这时候23岁的董小宛,她们一行人如果还在多铎掌控中,对冒氏家族幕后操盘者而言,绝对是大喜讯。
1649顺治六年,三月多铎患天花病亡,年仅三十六岁。
这年董小宛25岁,如果她们一行人在京城还活着,虽然多铎已死,但多尔衮顺治五年已成了皇父摄政王一手遮天,她们可能仍在多铎家族势力范围下。
而从多铎死亡开始,入京四年的她们生存环境应已相对稳定,随着生存环境进一步变化乃至松动,也许开始能与外界取得更多联系。
当然,对冒氏家族幕后操盘手而言,地位稳固正当壮年的二号实权人物多铎突然病故,简直就是大灾难。
一切都得重新规划布置,甚至完全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1650顺治七年,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也死了。
满清基本平定天下后,同母的多铎、多尔衮这两位掌实权的辅政、摄政王兄弟,就迫不及待地抢时间先后病死、围猎坠马亡。
时局也由此又一次大变化,真正属于孝庄顺治母子的时代来了。
多尔衮的死亡,也会更进一步打破董小宛一行人当时的生存环境。也会让冒氏家族幕后操盘手下定决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要重新布置规划。
1651顺治八年,冒襄40岁。在《影梅庵忆语》和《亡妾秦淮董氏小宛哀辞》中写下董小宛于“辛卯献岁二日长逝”。
这年正月初二,年仅27岁的董小宛在冒氏家族白纸黑字认证下,就正式果断被长逝了。
前年三月多铎天花病死,董小宛等一行人或许因环境变化,开始可以与外界或不得不与外界重新取得联系。
如果冒氏家族对她们一行人的情况早有粗略布置安排,一直关注着她们。时局的重大变化也要求借机会与她们取得联系,尽快开始新的布置。
而去年十二月多尔衮的坠马而死,更是让多尔衮多铎一系彻底丧失价值,甚至牵扯上他们都越来越有极大风险。
一种情形可能是直到此时,冒氏家族冒襄才得到确切消息,知道董小宛一行人已流入宫中。
--
FROM 111.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