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帝国斜阳》片面读书笔记--拉大家下水的印度
最近看完了《帝国斜阳》这本书,除了了解了英帝国崩溃过程的事实之外,还发现另一个事实(其实应该是常识来的,但我之前还没什么认识):印度在英帝国中占据的中心和原点地位!印度不仅是英国最大最重要的领地,甚至还是英国取得其它N多块领地控制权直接或间接起因。也就是说,其实英国和广大的被殖民国家是被印度拉下水的……。
这本书一共讲了印度、巴勒斯坦、马来亚、伊朗、埃及、亚丁、塞浦路斯、黄金海岸、肯尼亚和罗得西亚十块地方脱离英国统治的过程,除了印度不用说,兹分别叙述其它地方之获得或占领与印度的关系如下:
1 巴勒斯坦:一战后英国赖在此地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苏伊士运河控制和安全,此外也是为了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有一个可靠的军事基地。毫无疑问,苏伊士运河是通往印度和远东的要道,在这点上巴勒斯坦的命运与埃及连在一起。
2 马来亚和新加坡:英国人的初始目的是要控制马六甲海峡,保护这条重要的连接印度和中国的海上商路。英国人的直接殖民地只有三个:马六甲、槟榔屿和新加坡。其中前两个从荷兰人手里取得,而新加坡本身就是被莱佛士爵士率领一帮东印度公司的印度兵占领的。这三个地方一开始受到印度总督的管辖。除此之外的其它地区分属九个马来苏丹邦,这些邦通过复杂的方式被英国控制着,其中有五个理论上并非英国殖民地。英国羁縻这些苏丹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三个直接殖民地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3 伊朗:伊朗虽然不是英国殖民地,但是自从二十世纪初以后,英国使团就像是伊朗的太上皇,英国大使馆才是伊朗的决策中心,伊朗王宫只是国王的居所。当然,伊朗北部是俄国人的天下。英国之所以要控制伊朗是为了阻止俄国人威胁通往印度和远东的航路,后来由于波斯湾油田的发现才使攫取石油财富变成了英国人的首要目的。二战期间占领伊朗的英国军队也是来自印度。另外,伊拉克可以被视为连接巴勒斯坦和伊朗的通道(约旦也是英国人的好朋友)。
4 埃及:埃及和伊朗的情况相似,但是在这里没有俄国人和英国人分庭抗礼,只有疑虑重重的伙伴法国人。英国领事就是埃及的老板是个尽人皆知的事实。英国对埃及的兴趣一开始产生于抵制法国人的想法,因为他们怕拿破仑占领此地后可以长驱印度。后来他们又阻止法国人挖通苏伊士运河,因为这对他们绕过好望角的航路是个威胁。可是后来苏伊士运河修成后,保护运河却成了英国控制埃及最直接的原因,当然苏伊士同样也是通往印度的。由于苏丹马赫迪起义对埃及造成的威胁,英国人镇压了这些原教旨主义分子后顺便穿着埃及人的马甲统治了苏丹。按照该书的说法,英帝国最后也是崩溃在苏伊士运河上:英国和法国失败的苏伊士战争使所有欧洲国家的殖民帝国以超越所有人预料的速度崩溃,他们在几年之内就纷纷离开非洲(至于这对殖民地人民是福是祸,就没人能说清了)。
5 亚丁:英国人控制亚丁同样是源于拿破仑对埃及的威胁,保护通往印度的航路。亚丁本身干脆就是在1839年被一位英印海军中校海恩斯摔七百名英印士兵攻占的。后来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亚丁又成了一个繁荣的港口。为了保护亚丁的安全,英国人与附近大大小小的酋长们签订了保护条约以羁縻之,于是就形成了亚丁保护领。直到1937年之前,亚丁理论上受孟买的印度政府管辖。印度裔商人也在亚丁繁荣的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过随着英国人从亚丁落荒而逃,他们也注定不可能在新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保住地位。
6 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和印度没什么关系,英国要它是要保证对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并防止欧洲病夫被北极熊彻底踩碎,以致影响英国对中东的控制。当然,在石油发现之前,英国要控制中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证通往印度道路的安全。
7 黄金海岸:黄金海岸和印度没什么关系,欧洲人在这里建立据点是主要是为了黄金和奴隶,说起来倒是和奴隶的主要市场--美洲关系比较大。但是保卫通往印度航路的需求即使在非洲西海岸也是存在的,冈比亚和塞拉里昂就有英国人的这类基地。无论如何,欧洲人在这儿也是只占领海岸,然后控制相应的内陆以防土著和其它欧洲人的威胁。
8 肯尼亚:关于肯尼亚,书里写得很明白:"要保护通往印度的航线就要控制苏伊士运河;在战时,要保证英国在运河上畅通无阻,就必须控制埃及;要保卫埃及,就要求英国控制尼罗河源头,而把一支军队送往乌干达的最快方法就是用火车"。乌干达铁路修成后(修路劳工主要是印度旁遮普人),由于沿路荒无人烟,无法收回成本,于是英国决定鼓励某个勤劳的民族来此定居。他们曾经劝说芬兰人来此未果,后来又提出让犹太人来定居,这就是著名的犹太复国的"乌干达计划"。(本人按:这片土地当时还属于乌干达境内,因此如果"乌干达计划"实施,犹太人就可能定居在现在肯尼亚和乌干达境内,当然由于犹太人的反对,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最后来的是一批英国自己的上层白人,成了肯尼亚的白人定居者。不过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印度商人在此定居,并有着一定的影响。
9 罗得西亚:与其说罗得西亚是英国殖民地,不如说它是罗得斯所建立的英国南非公司的财产和独立王国。罗得西亚是南非的衍生物。而众所周知不论英国还是荷兰占领南非(精确的说是开普)都是为了控制远东和印度的航路,后来为了开普、纳塔的安全(祖鲁人和布尔人都造成了很严重的威胁),英国人不得不在一次又征伐中不断扩大殖民地的范围,钻石矿、金矿和其它矿产的发现加速了这一过程,最终使南非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19世纪末爆发的"非洲争夺战"中,罗得斯和其它帝国主义分子认为控制南非以北的土地对保证南非是必要的,最好能把南非跟埃及连起来。罗得斯搞了个英国南非公司,获得类似东印度公司的各种特权,招募了一批人去南罗得西亚地区殖民,然后又把爪子伸到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英国还占领了贝专纳)。
这样在上述叙述中,其之所以为英国占领、殖民或控制的原因与印度有关者有:马来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伊朗、伊拉克、约旦、亚丁(北也门)、巴勒斯坦、埃及、苏丹、肯尼亚、乌干达、南非、贝专纳(博茨瓦纳)、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北罗得西亚(赞比亚)、尼亚萨兰(马拉维),另外记得缅甸也是属于英属印度的。要是没有占领印度的刺激,也许英帝国根本就建立不起来,呵呵,闹半天英国是被印度拉下水的。
--
修改:tx31 FROM 211.99.222.*
FROM 211.99.222.*
咔咔,这个结论太NB了
呼唤逻辑!
【 在 tx31 (连续杀人·恭喜,Sarko,你真强Orz……)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看完了《帝国斜阳》这本书,除了了解了英帝国崩溃过程的事实之外,还发现另一个事实(其实应该是常识来的,但我之前还没什么认识):印度在英帝国中占据的中心和原点地位!印度不仅是英国最大最重要的领地,甚至还是英国取得其它N多块领地控制权直接或间接起因。也就是说,其实英国和广大的被殖民国家是被印度拉下水的……。
: 这本书一共讲了印度、巴勒斯坦、马来亚、伊朗、埃及、亚丁、塞浦路斯、黄金海岸、肯尼亚和罗得西亚十块地方脱离英国统治的过程,除了印度不用说,兹分别叙述其它地方之获得或占领与印度的关系如下:
: 1 巴勒斯坦:一战后英国赖在此地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苏伊士运河控制和安全,此外也是为了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有一个可靠的军事基地。毫无疑问,苏伊士运河是通往印度和远东的要道,在这点上巴勒斯坦的命运与埃及连在一起。
: ...................
--
FROM 219.245.99.*
主要是帝国主义自己这么解释
【 在 wancher (小鲨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咔咔,这个结论太NB了
: 呼唤逻辑!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