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上流传师东兵的文章,自称对胡耀邦同志进行过两次专访,并以此为基础写
出了一些不负责任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就此事的真实性,《胡耀邦
史料信息网》的记者专门对当时历史的见证人——胡耀邦同志在团中央时期的秘书
李汉平和高勇老师进行了专访。
李汉平,湖北人,1933年生。从1953年开始,就是胡耀邦同志的警卫秘书,负责胡
耀邦同志的安全及外出和接见事务,在耀邦同志身边工作前后有几十年。在耀邦同
志去世之后,仍然负责部分耀邦同志家庭的日常事务,与耀邦同志家庭有深厚感情
。
高勇,1959年3月1日至1964年8月15日任胡耀邦同志秘书,系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室秘书长,同耀邦同志一起住过牛棚,下过干校,也曾随同耀邦同志一起参加庐山
会议等重要活动。耀邦同志辞世之后,高勇曾在耀邦同志家里协助接待群众吊唁,
参加耀邦同志追悼会及安葬共青城事项。为耀邦同志的真挚朋友,与耀邦同志家庭
也有深厚感情。
记者:李秘书,最近网上流传一篇师东兵先生写的关于耀邦同志评价华国锋同志的
文章,我们想就这个问题跟您还有高勇老师一起聊一聊,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先
从您最早和耀邦同志在一起工作开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到耀邦同志身边工作的,
又是什么时候离开了耀邦同志的,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情况。
李汉平:我从网站上看到了师东兵的这篇文章,看到以后非常气愤,他是什么时候
见的耀邦同志,耀邦同志下来以后不怎么见人,师东兵怎么能见到呢?在当时那种
情况下,耀邦同志由于身体和心情的原因,主要就是休息,这个期间我们是不让他
见人的,都是谢绝的。当然也有同志来看,都是一些领导人,这个我们也拦不住,
那都是中央的、曾经和他在一起工作的人来看望,其他的一些人也要求来看望我都
没让看。像师东兵这样的作者就根本不允许他来,你造谣的话一点逻辑性都没有,
我就想谈这个。另外就是我在网站上看到一些关于耀邦同志对华国锋同志的评论,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是一种造谣。耀邦同志和华国锋同志曾经共事,当时毛主席要
求中央领导同志到下面去,下放到下面去担任基层领导,那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这
种情况下,耀邦同志能在下边做实际工作,更能体贴下面的民情,进行调查研究。
在这个期间华国锋同志是湘潭地委的第二书记,耀邦同志是湖南省委的副书记和湘
潭地委的第一书记,这是一个临时的调整,为了便于耀邦同志做好调查研究、深入
实际。他们俩在这个期间不可能有什么矛盾,配合的很好,国锋同志对耀邦同志很
尊敬,耀邦同志对国锋同志也很尊敬的,他们是没有矛盾的。再一个就是说国锋同
志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毛主席把他作为接班人选上了,在当时讲的话,耀邦同
志他们也是拥护的,华国锋同志作为国务院的总理、党中央的副主席,老干部是很
欢迎的。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当时的处境下,有这么一个老实人、一个很忠厚
的人、又是跟自己一块儿战斗过的人上台执政,耀邦同志是很高兴的。
高勇:华国锋同志主持工作比“四人帮”那些人主持工作好多了嘛。
李汉平:这个耀邦同志是非常拥护的,我就想谈这个。我是1953年底,到耀邦同志
身边工作的。那个时候耀邦同志算是我们中央最年青的干部。对于我来说,我当时
一见到他,第一就是很高兴,第二是有点害怕,见这么大的官,思想上还是很紧张
的,我去的时候第一句话给他叫了个“叔叔”,他说这个小家伙你打住啊,从今以
后我们就在一块儿工作,以后你叫我耀邦。
记者:当时耀邦同志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啊?
李汉平:他当时是团中央书记。
记者:当时他是什么级别?
李汉平:当时他是正部级五级,应该说当时作为团中央的第一书记,他的级别是比
较高的,我知道很多部长是七级、八级,他这个级别当时是很高的。
记者:他这个级别(五级)确实是挺高的。您当时1953年到耀邦同志身边工作的时
候,您多大岁数?
李汉平:我大概就是二十岁还不到,十八岁多不到十九岁,我1933年生的。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在耀邦同志身边工作的情况,什么时候离开耀邦同志的?
李汉平:这样啊,我从1953年一直工作到大概是1962年,1962年高勇同志还在那里
。那个时候因为我在耀邦同志那里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了,耀邦同志很关心我,想让
我换一个工作,然后就让我到机关去锻炼一下。实际上我当时文化也不高,到了机
关行政处,就作一些后勤工作。这段时候我就不怎么在他身边了,但是实际上我还
在他家住。耀邦同志这个期间很快就到湖南下放去锻炼,到湖南湘潭,中间换了秘
书说不行,以后又换了两个还是不行。这个期间我一直在他家住,他的家里事还都
是我管。后来耀邦同志被打倒以后,关在牛棚里,我还是照顾照顾老太太(耀邦同
志的母亲和岳母),包括李昭同志那里,实际上我没有真正离开耀邦同志,就是不
在他的身边工作。当时我的工作还是在团中央机关,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后来是
怎么又回到耀邦同志身边工作了呢?就是后来我们到干校,我和耀邦同志在一个连
队,在一个班,当时我是他的班长,他定的是走资派,我是他的班长。我们在干校
一起劳动(在河南的信阳),李昭同志他们在另外的地方。高勇他们是知识分子,
在另外的连队。团中央同志对耀邦同志是很关照的,把他安排在一连,一连就是团
中央行政处的干部、行政处的工人,说实在的这些人对耀邦同志照顾的还是很好的
,不像知识分子存在着今天斗你一下,明天恶心你一下,这些同志很好,在一块劳
动、扛麻袋,生活照顾、人际关系都是很好的,在团中央“文化大革命”当中,正
义的同志还是比较多,把他安排到这个地方,也是个保护,当时实际上我们就在一
块了。我们从干校回来以后,1975年他就到科学院去了。然后是反击“右倾翻案风
”,耀邦同志就又被打倒了,批“三株大毒草”嘛。耀邦同志这个时候就又在家里
了,那个时候他的工资由团中央发,他的关系没有转走。情况一直持续到三中全会
以后,耀邦同志当上中央政治局委员、秘书长以后,大概三中全会结束以后,我记
得就是大概一个月左右吧,耀邦同志把我叫过去,他说:“小李(他有时候叫我小
李)这样吧,你还回来吧。”他叫我回去,我老伴当时也在,我老伴说:“耀邦同
志,可不要回来了,好不容易脱了这个地方,老是这样一搞运动就牵连,一搞运动
就牵连,还是别回来了。”耀邦同志说:“不会的,回来吧。”这样的话就回来了
。为什么我现在是个军人呢,当时我回来是姚依林批的,他当时是中央办公厅主任
,姚依林同志还跟我谈话了。他说:“耀邦同志叫你回来,回来以后你还是负责他
的安全工作,作他的秘书,你的编制放在警卫局,批准参军嘛。”这样我就又回来
了。回来以后就一直工作到耀邦同志去世了,去世的那天早上,我才离开的老人。
当然耀邦同志去世后,他家的事情我还是管的,到现在还管,包括李昭同志有什么
事啊,李昭同志出去有什么开销,包括工作人员的一些安排呀,工作人员的报账都
是在我这签字,当然这也是领导交代的。江泽民同志他们也讲,你对耀邦同志有感
情,对李昭同志他们也很有感情,你还是管到底吧,别人他们也不熟,就这么延续
下来的。实际上我也休息了,耀邦同志去世后,我当时就办了退休手续。后来江泽
民来看李昭同志,对我说:“你对耀邦同志很有感情,对大姐他们也很有感情,你
现在尽管已经退了,还要继续为大姐他们管起来,别人也不熟。”就这么延续下来
的,虽然耀邦同志走了,我还继续管。
记者:耀邦同志生涯中最辉煌的这段时间您一直在他身边,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
李汉平:我在首长身边时间很长,耀邦同志他没什么架子,他很平易近人,所以我
们也就比较放松,有什么事情就说(他允许说话),他不允许说的话谁敢说啊,我
们有什么事当面就跟他提,有时我有情况也当他面跟他反映。
高勇:耀邦同志有一个特点,他不希望身边的人老顺着他说。
李汉平:你最好提点不同意见。
高勇:他反对这个顺着说,他不爱听那些。
李汉平:……保留着这个主席,他当时还同意,在没有开会以前,华的主席还继续
当着,后来不是开了一个六中全会嘛,华也不当主席了,耀邦同志是主席兼任总书
记。
记者:当时耀邦同志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党内重要的干部全给当了,党校校长、组织
部长、中宣部长、秘书长,实际上就是党务这块他全都当了。
高勇:那段时间好像哪里都需要耀邦同志,而且他到哪,哪的局面就能很快打开。
记者:针对“两个凡是”的这个讨论,是不是也是实际上平反冤假错案平不下去了
,需要理论上有所支持了,才开始的真理标准讨论?
李汉平:当时来讲的话,主席刚去世,继承主席的思想包括他的话是很正常的。但
当时的情况,耀邦同志觉得要是按照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就没希望了,必须来个拨
乱反正。
高勇:就像耿飙讲的,要是这样的话,等于“四人帮”没有粉碎。当时从华国锋同
志自身来讲,我认为他也意识到毛泽东同志有些东西不行要变,但是变,要怎么变
,他当时是犯思索了,当时“四人帮”的势力还是挺大的。
李汉平:一个是“四人帮”的势力很大,一个是“左”的势力很大。
高勇:华国锋同志这事,有些人的意见有点不近情理。比如说粉碎“四人帮”以后
你为什么还继续批邓。可是他马上就不批了这也不行嘛,全国不就乱了嘛。
李汉平:马上不批的话,群众也接受不了啊,像我们这些人的话,解放以后对毛主
席很有感情啊。
记者:他是很矛盾,他说批邓但也说让邓出来恢复工作。
高勇:恢复工作,华国锋同志认为要水到渠成,不要太急,太急了也不行啊,毛泽
东提的对邓小平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职务都撤销了,现在马上出来行吗?那不光是
“四人帮”的势力通不过,很多群众也通不过啊。
记者:所以,不光是华国锋一个人。
高勇:他们当然拥护“两个凡事”,毛主席定的东西你怎么能翻呢,还没有冲破对
毛泽东的崇拜,还没有批判个人崇拜的气氛呢。所以耀邦同志讲“两个不管”。因
为当时像毛主席定的东西那就是通不过,对不对?你不管,毛泽东定的你也去平反
吗?
李汉平:张耀祠在会上质问耀邦同志,要是毛主席批的怎么办?耀邦同志说,包括
毛主席错了的东西,也要批,另外毛主席他老人家错误的东西他自己也平过反。
记者:大概“两个凡是”这时候需要理论突破,工作中遇到问题都要突破。
李汉平:因为我们现在改革老是说这个,真正难的东西还是改不下去,理论上没有
突破。
高勇:毛主席在世的那套方针,历史上凡是毛主席定的东西不能动,这个事情遇到
这个背景说风凉话就是不行了,太不实事求是了。
李汉平:这是碰到华国锋同志了,碰到耀邦同志当时也是这个问题。“四人帮”抓
起来了,马上宣布邓小平出来,那是政变嘛。
高勇:“四人帮”抓起来以后,说华国锋当时为什么不赶紧解放干部。在当时是不
可能一下子就解决的。
记者:刚才您谈了一下在耀邦同志身边工作的情况,就您了解的耀邦同志对华国锋
同志的基本评价和基本态度是什么,您有什么印象?
李汉平:当时耀邦同志和中央部分同志他们要下放,在底下挂职,要调查研究,深
入群众。耀邦同志1962分到湖南,担任湖南书记处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当
时国锋同志是湘潭的地委副书记。应该说耀邦同志在湘潭工作是两年吧,不到两年
,大概一年多的时间,然后回来调到陕西去。应该说,耀邦同志在和国锋同志共事
期间,他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地方工作主要还是国锋同志在
抓。他们相处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后来耀邦同志就调走了,调到西北去了,从陕西
回来后就开始“文化大革命”了,耀邦同志就被打倒了。在陕西的时候耀邦同志是
为了纠正“左”的错误才被批的。陕西饿死人,上面还从陕西往外调粮,不同意往
外调粮的干部被开除的、被抓的很多,当时耀邦同志给周总理打电话,说我来了以
后,陕西逃荒的人很多,还有饿死一些人,陕西的粮食不能再调了。周总理说,那
好,如果是真的话,那就停止调粮,你就别让调。当时这个情况就得罪了刘澜涛,
刘澜涛是西北的第一书记,耀邦同志是第二书记兼陕西的代理书记(当时的书记病
了),这样你不就是把刘澜涛给否了吗?刘澜涛在西北局开会批斗耀邦同志大概三
十多天吧,(高勇:是101天。)耀邦同志病得很厉害,叶帅到陕西去出差,看到耀
邦同志这个状况,说你回去吧,叶帅就把他拉回来了,拉回来就在北京养病,然后
赶上“文化大革命”。
高勇:刘澜涛讲话确实没道理,后来我看过他的讲话。当时耀邦同志讲陕西要一手
抓粮食,一手抓棉花,什么也不能影响农业生产,要赶快把农业抓上去。具体点讲
就是,在汉中、在陕西中部,一手抓棉花,一手抓粮食;在陕南是一手抓粮食,一
手抓土特产;陕北是一手抓粮食,一手抓造林和畜牧业。总体上来说,刘澜涛的批
判是强词夺理,他说:“一个人两只手,一个手抓粮食,一个手抓棉花,哪一个手
抓阶级斗争?”这没有道理,耀邦同志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吧,并不是两只手,一手
抓这个,一手抓那个,别的就抓不了嘛,完全是强词夺理。
李汉平:刘澜涛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被整了,被打倒了,耀邦同志担任中央领
导以后,刘澜涛到耀邦同志那里做检讨,耀邦同志说这个事情我都忘了,第一个给
刘澜涛安排工作。平反后,马上给他安排工作,耀邦同志的胸怀是宽广的。
李汉平:耀邦同志从湘潭回来后和国锋同志就没有见过面了,耀邦同志是走资派,
国锋同志后来进了中央当主席,排名在“四人帮”以前,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锋
同志当了副主席以后,带着家人来看过耀邦同志,当时是在富强胡同6号。
记者:当时华国锋同志是中央副主席?
高勇:副总理。
李汉平:耀邦同志不可能去看国锋同志,因为耀邦同志是走资派嘛。但是他们的关
系不像有些人胡扯八道的那样,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好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记者:华国锋同志六中全会离开了工作岗位,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了,在这之后耀邦
同志对华国锋同志还有什么评价嘛,就您所知。比如华国锋同志的人品,华国锋同
志在中央工作的这一段怎么评价?因为现在有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在历史决议的起
草中把1976到1978这两年视为徘徊的两年,但是最近中央对华国锋同志的生平评价
中对这两年还是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这个情况有这个变化,据我们所知,耀邦同志
对华国锋同志这两年的工作还是给予一定的肯定性评价。
高勇:在《胡耀邦思想年谱》上讲到1980年11月19日的会议,耀邦同志对华国锋同
志的分析提到这事。他还是比较肯定这个问题。
记者:耀邦同志在私下里有没有讲?
李汉平:在私下的话,你比如说到当时国锋同志下来,说实在的,就我们来讲,当
时毛主席说华国锋“你办事,我放心”,这是主席选择的接班人,就我们老百姓、
普通干部来讲,我们是非常拥护的,因为“四人帮”太坏了嘛,毛主席已经决定了
接班人,这对我们党是千秋万代的事。另外我们从耀邦同志的言行当中可以得出,
耀邦同志始终认为华国锋同志还是一个工作上优秀、有魄力、很忠厚老实的人,在
各方面还是共事得来的。耀邦同志说国锋同志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他不应该接
受伟大英明领袖的吹捧。耀邦同志觉得我们这个党,要废除终身制,要进行改革。
他总觉得一个党不要人为的树立一个伟大的英明领袖,耀邦同志后来一直坚持主动
退下去。他说领袖应该是一个集体、一个群体,甚至耀邦同志有时给我们讲,作为
中央的话,领袖应该是一个群体,要发挥集体作用。
高勇:粉碎“四人帮”以后,个人崇拜造成了恶果,他体会非常深刻,他讲过多少
次今后再也不能搞个人崇拜了。
李汉平:耀邦同志在谈论“文化大革命”教训的时候,他说岁数大了不是品质,脑
子会有时清醒有时糊涂,再加上有些拍马屁的,就容易出错,这个话他都讲过。当
时小平同志对耀邦同志说:“我们3个人都退,你半退”,耀邦同志说我也退,他很
激动,他说:“小平他们老一辈同志带头退,真是中国的华盛顿。”这是他从小平
同志那里出来一上车就给我讲的,老人家带头退真是中国的华盛顿啊!
记者:据说在1980年11月份的会议上,当时讨论华国锋同志的问题,耀邦同志在会
上也有一个发言,这个发言也讲过华国锋同志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当时被定为错误
的东西,对这个情况因为外界也有不同的意见,请您谈一下关于这方面的情况。
高勇:这个我说两句啊。耀邦同志的讲话是1980年11月19日那天会上的讲话,他的
发言很长,他主要说的是华国锋同志的问题,我觉得当时他把一些人对华国锋同志
的攻击给否了。比如说,耀邦同志讲有人讲华国锋同志的能力差,他说我认为华国
锋同志的问题主要不是能力的问题,能力有大小,我们谁都不能说自己能力绝对高
或绝对低,不存在这个问题,能力有高有低,这是正常的,谁也不存在绝对行、绝
对不行的问题。他还说,还有人讲华国锋同志工作上有失误,这个问题我们谁都可
能有,谁都可能有失误,这个不能算是华国锋同志什么错误,我认为华国锋同志的
问题是在哪呢?主要是他把自己跟党和群众关系摆得不正确,主要是接受别人对他
的颂扬,接受别人称他是英明领袖,你自己没有制止,接受了心安理得,接受了人
们的这个颂扬。刚才汉平讲我们党内有一些抬轿子吹喇叭的人,有人专门搞这个。
李汉平:我插一句啊,他讲的具体的东西,比如说国锋同志后来到外地去视察,你
知道吗?甚至群众高呼万岁呀什么的,耀邦同志觉得这个东西他没有处理好,后来
国锋同志出去考察,到了山东、江苏,群众场面很大,喊万岁的都有了。
高勇:那是国锋同志从日本访问回来,群众夹道欢迎,搞了那么一场。
李汉平:耀邦同志说万岁是一个封建的东西。
高勇:关于这些东西,党校有的同志写了一封信,华国锋同志过了好久才批,说以
后不要这么搞了。
李汉平:就是说我们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同志当了主席,说主席万岁,他
觉得讨嫌。但是当他当主席的时候这些东西还是要了,下面也帮了些倒忙,这个东
西也就不好了,万岁就是个封建的东西。
记者:高老师,您的意思是耀邦同志在1980年11月19日对华国锋同志的批评,主要
还是围绕华国锋同志接受了或默许了对他的新的个人崇拜这个现象,就没有涉及到
其他的问题?
高勇:没有。
李汉平:我也看过这个材料,并没有对华国锋同志进行人身攻击、批评。而是就这
个摆正一些东西,注意什么东西,这个根源,主要是从这方面。
高勇:当时华国锋同志就是一个老实人,有些人对这个事看的还是很重的,当时团
中央有一个书记,就说华国锋还是一个老实人嘛。但也有不同意见,当时分管团中
央工作的一个领导在会上说:“华国锋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什么?他大不老实……
”。耀邦同志讲这话以后,当时在团中央开的几中全会上,我记得南京的一个年轻
的团中央委员的发言,他说我就佩服耀邦同志的这个讲话,别人老说人家能力低,
工作失误啊,胡耀邦的讲话有分析。
李汉平:耀邦同志从来不给别人上纲。
高勇:能力低,谁能力高,谁又能绝对高呢?
李汉平:他可没说过华国锋同志能力低。
高勇:失误谁都有,谁都可能有失误,这算是什么问题呢?主要问题不在这,主要
问题是对他的颂扬他接受了,甚至有时候还心安理得,你自己不制止。
记者:实际上这个问题耀邦同志还是有远见的,其实这个问题目前在党内也没有真
正解决好。
高勇:没有啊。
记者:党的领袖与党的领导集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真正
的解决,这个问题三十年了还依然是个问题。
高勇:而且我觉得我们党有的老人呢,看到别人搞个人崇拜,他自己也要搞,他希
望别人崇拜他。耀邦同志讲话里还提到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说华国锋同志的题词太
多,什么都提。我当时在教育部工作,他给当时的《人民教育杂志》提了一个刊头
,不光开庆祝会还要迎接。
李汉平:就像接红宝书一样。
记者:李秘书,我们现在基本了解了耀邦同志和华国锋同志的关系以及对华国锋同
志的基本评价,像刚才高老师讲的。最近网上流传师东兵关于耀邦同志对华国锋同
志尖刻的评论,海外网上反应的很强烈,我们想就这个问题,您在耀邦身边工作期
间,特别是耀邦1987年从领导工作岗位上下来以后,他有没有见过师东兵这样的人
,您有没有印象?
李汉平:师东兵写的这本书我是听别人讲过,内容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最近在网站
上我也看到了,说实在的我很气愤,如果他是一个文人的话,像这种造谣,我很气
愤。我可以肯定的说,我没有见过他,耀邦同志在中央的工作,包括他出差,参加
的活动都是我来安排,来一些什么人,除了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我不在场以外,其他
什么人来我都在场,我没有见过这个人,耀邦同志就更不用说了。
记者:他在这个文章里讲,他是1988年春天两次去访问耀邦同志,1988年春天这个
时候,耀邦同志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
李汉平:应该说耀邦同志下来后,他的心情并不是很好,没有出去以前他基本上在
305医院住着,后来开了十三大以后(十三大以前他没有出去),才开始出去。
开完十三大以后,他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就提出来说出去转转。我们出去第一站是
河北涿州、易县、唐县。他去这些地方是因为他解放战争时期在这些地方打过仗,
这是他很熟悉的地方,跟群众做一些调查研究,那个时候“中办”的几个同志也跟
着去了。在河北省呆了大概有二十多天,然后李瑞环同志给我们打电话,请耀邦同
志去天津休息,我们就到天津休息了,在天津休息了两个月,这是1987年下半年。
十三大以后,这个期间,我们除了中央要他回来开个会他来参加以外,我们就出去
,因为耀邦同志是政治局委员,他当时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他也不想去参与很
多,开会通知我跟他开会,会开完后就上外地去转去了,上外地休息去了,我们基
本上也不在北京。包括他老人家去世时,是从广西回来的,来参加一个当时中央讨
论关于教育改革的问题。
高勇:人代会刚开完。
李汉平:后来参加这个会议以后住的院,这个期间,我是一直在他身边,师东兵说
采访过他2次,这个造谣也太离奇了。
记者:您和这个人跟本没有见过?
李汉平:没有,没有见过他,而且说实在的,耀邦同志在文艺战线上、包括对这个
闲谈呀、宣传呀、文艺呀、理论呀,他跟具体人谈的机会很少,就见了个巴金,其
他的很多都是会上发表的一些意见,师东兵这个作者,不可能见到耀邦同志。耀邦
同志见什么人,这些事都是我来安排的,不可能。
记者:那就是肯定没有见过?
李汉平:肯定没有见过。
记者:那师东兵说他这个关于耀邦同志的访谈,是自己编造的。
高勇:他编造的,他也不了解耀邦同志的特点,他编的这些话不像,了解耀邦同志
的人一看就知道不像。你比如说,耀邦同志没有那种特点,接待这么一个人一谈那
么长时间,而且长时间长篇大论的发议论,还说你的书我看过了,好像还在吹捧他
,不可能的事。
李汉平:他用耀邦同志的口气,吹捧他自己。耀邦同志他自己的工作风格、文字的
表达,也不是这样的。
高勇:对。耀邦同志跟人谈话,他就是举例可以,像那样长篇大论的谈是没有的,
就跟李锐谈的那次是最长的了。师东兵写的比李锐的长多了。
记者:哦,师东兵的书有数万字呢。
高勇:而且根本是不认识他的,他是什么情况,你是什么情况。
李汉平:李锐原来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开十二大的时候也是人事组织班子的一员
,他和耀邦同志谈得来。师东兵和李锐的情况不一样。
高勇:情况不一样,当然不一样了。
李汉平:耀邦同志根本不会长篇大论,而且文章风格、文字的表达形式都不是耀邦
同志的。
高勇:像他这样的人,即使见到耀邦同志,说几句话还有可能,绝对不会长篇大论
,耀邦同志跟我们也不会那样说话。
记者:李秘书,高秘书,这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耀邦同志离开领导岗位以后,
他跟华国锋同志有没有个人的联系和交往?
高勇:好像没有。
李汉平:没有交往。个人交往的话,说实在的,当时还不便于交往。
记者:不便于交往?
高勇:耀邦同志退下以后,他要见什么人,还得报告。
李汉平:对。
高勇:不是想看谁就看谁。
李汉平:不便于交往。
记者:哦。就是耀邦同志去世的时候……
李汉平:耀邦同志去世的时候,家里有个灵堂,应该是中央这些领导人,包括毛之
后的这些领导人,一天就是上万人,水泄不通。华国锋同志到家来悼念,悼念完以
后,就来看李昭同志,我就在华国锋同志的跟前,他说“唉呀,李昭同志!”他很
有感情的说:“李昭同志呀,唉呀,我不知道耀邦同志有病呀,我来晚了”。他说
,我来晚了。他说:“我要知道的话,我要知道他有心脏病的话,我就会早点来,
跟他介绍介绍心脏病不可怕,主要是要注意什么……”因为耀邦同志没有心脏病,
这个是个突发的。这是华国锋同志在耀邦同志去世以后,来悼念时跟李昭同志的谈
话。当时我也在场。从他的悼念和对李昭同志的谈话可以看出,国锋同志对耀邦同
志的去世,很沉痛。
记者:很沉痛。还回到原来那个问题,国锋同志1980年、1981年辞去中央主席、中
央军委主席,就是在华国锋同志下台这个问题上,耀邦同志在当时是什么态度?
李汉平:说实在的,就我们在耀邦同志身边长期工作的这些人的了解,耀邦同志在
三中全会前后,开展的真理标准的讨论、平反冤假错案还有在理论上拨乱反正,他
这些针对的都是具体事情,并不是针对个人。
记者:并不是对个人。
李汉平:他是觉得他作为一个老党员,作为他所认识到的,针对“文化大革命”这
样灾难性的东西,他应该怎么样把思想端正到正确的东西上来,他是针对这些东西
,并不是说要针对某一个人。大家弄清是非,团结起来,真理标准讨论是这样,组
织推动的过程也是这样,就是要弄清一个是非。不是说他针对某一个人,不是这个
问题,我觉得大家要认识的话,也要这样认识。没有拨乱反正,没有真理标准讨论
,就没有我们今天。我们国家现在经济上这么发达,应该是没有的。因为在当时那
种情况下,真理标准讨论,澄清是非、落实政策,当时是空前的团结。他当时那样
,并不是针对哪一个人。比方说,后来耀邦同志当领导,我就知道耀邦同志推了好
几次,从他内心讲,他并不想当领导,他想干点实际工作。这是他给我们讲的,他
说愿意当个副手,我干点实际的东西。
高勇:耀邦同志当时搞这个真理标准讨论,是他从党校这边总结经验提出来的。
李汉平:他觉得有些事情,特别是在耀邦同志主持工作以后,比如平反冤假错案,
还有以后的改革开放。这些都是一些新鲜事物,当时大家认识并不是这样的。比如
说像深圳,天天有人在攻击耀邦同志,说你搞的这个深圳,现在是资本主义,这种
情况都有。耀邦同志当时在深圳说过几句话,当时深圳的领导说:“耀邦同志,我
们的工作现在没法干,还要开除我们的党籍,怎么干?”耀邦同志说:“现在不是
还没开除党籍吗,这个特事特办,新事新办。”当时给他们讲了这么几句。包括这
个平反冤假错案,纠正“两个凡是”,不是要针对华国锋同志,是针对我们党到底
要走什么路来说的,要是还延续过去那一套,就没希望了。我们就是要总结经验,
走出我们今天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大家如果还是认为真理标准讨论是对着
华国锋同志,就理解错了,没有那个思想。主要还是要弄清思想,团结同志,不要
再延续过去“左”的那些东西,真理标准讨论的目的就是这个,不是要针对华国锋
同志。
记者:不是要取华国锋同志而代之。
李汉平:不是。
高勇:当然不是这样,有些人用那种心理去猜度别人是不对的。真理标准讨论并不
是要把华国锋同志攻下来,后来是因为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联系到“两个凡是”的
。开始耀邦同志就是说,党校要研究理论,研究“文化大革命”,当时不是十次路
线斗争吗,研究不能照搬本本,要联系实际来搞,是这么搞起来的。
李汉平:十年浩劫,还有“两个凡是”,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如果还是原来的套
路,我们的党就没有希望了,国家就没有希望了,哪能有现在这个局面呢。真理标
准讨论不是针对哪个人,更不是针对华国锋同志,是要弄清是非。
记者:实际上,耀邦同志工作最有成效的,对党的事业贡献最大的,还是在他担任
中央领导职务以前,还是在华国锋同志当主席这一段时间。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真
理标准讨论,平反冤假错案,都是在华国锋同志任主席的时期完成的。等到耀邦同
志真正到了总书记的位置,反而有些地方……
高勇:后来耀邦同志搞改革开放,重心转了。改革开放之前,他面临两个问题,一
个是认识思想路线的问题,一个是谁来搞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落实政策的问题。
耀邦同志讲过这个,在他讲的“中兴三策”里有个“冤案一理”。他当时想,谁来
搞,得放出人来才能搞经济建议。师东兵,我原来不知道这个人,好多年以前,在
地摊上买了两本书,一本《短暂的春秋》,一本《早逝的英华》,都是盗版本。也
是在网上发现他的文章以后,我想再看一看,还没看完,就我看的部分,我想说点
意见。我原来以为师东兵是个纪实文学作家,看了书以后,感觉不知道他是哪类人
,该怎么划分他。我首先肯定他不是个学者,因为他写的东西都不敢相信,就像网
上那个“大耳贼”的评论,我念念:“师东兵与胡耀邦、华国锋的访谈,都不可靠
。”人家都看出来了。还有署名“马悲鸣”的文章说:“胡耀邦、赵紫阳倒台是诬
陷华国锋的报应。”有人说:“老马(就是马悲鸣)你大错特错了,居然连师东兵
这样的人写的垃圾你也信。”可见只要是神经正常的人,脑子没有进水的人,对党
的生活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都会做出正确的反应。我看他引证别人的讲话
的时候都没有具体时间、地点、旁证,都没有注明出处,没有一条注明出处是引自
什么地方,他写胡耀邦、华国锋,邓小平、陈云这些人,引用这些人说的那些话都
没有根据,那种场合他根本不可能在场,这可以一下就判断出来。因为他既没有那
个条件,也没有那个资格。还有师东兵写道,“胡耀邦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当选中
央主席,那天晚上,李昭和胡耀邦一直谈到第二天凌晨,这是夫妻之间最开诚布公
的一次谈话。”这是他书的第9页说的,师东兵他是怎么知道这个的……
李汉平:连我都不知道。
高勇:他不了解李昭同志和耀邦同志卧室的情况,这俩人不在一个卧室。
李汉平:从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后,就在中南海勤政殿住,在办公室住,李昭
同志在家住。每个礼拜六的晚上回家和李昭同志,和孩子们吃个饭。
高勇:而且耀邦同志回去以后他的卧室在客厅的东边,李昭同志的卧室在客厅西边
。师东兵根本不了解这些生活习惯,他对耀邦同志的生活习惯,基本特点根本不知
道,因此他完全是凭自己想象胡编乱造。这样呢,他的书里不可能不出现一些非常
可笑的话。我举个例子,比如他书的第9页讲,“胡耀邦被关牛棚,胡德平也被打
成联动分子”其实不是,是被打成反动学生,在学校被关押起来。联动是中学生组
织,当时胡德平已经是大学生了。“刘湖、胡德华、李恒他们每天给关在牛棚的父
亲送饭、送药,还要给被关押的大哥送衣服。”耀邦同志被关牛棚,我就跟他关在
一块,耀邦同志被关的头几天,孩子们送了几次饭,后来很快就不允许家人送饭了
,我们都是吃食堂的。
李汉平:他们被领着从牛棚去食堂吃饭。
高勇:排队去食堂吃饭。
李汉平:耀邦同志有时候比他们吃的好点,有时候炊事员、班长专门为耀邦同志打
一点肉,放在底下盖着。
高勇:酱肉临时是可以买的。因为我们一般吃饭晚点儿,去了都没有什么好的。有
人就愿意买点酱肉,买2毛钱的酱肉。所以,师东兵根本就不了解牛棚是怎么回事
。还写李恒他们每天去送药、送饭,根本没这回事。
李汉平:在牛棚也不允许送饭。
高勇:对。送东西还检查呢。比如第15页上:“1957年5月,共青团举行三大,胡耀
邦特别邀请邓小平代表党中央来致祝辞。”师东兵不懂党的常识,向一个团中央大
会致辞的人,中央定谁去谁就去,不是耀邦同志邀请谁来祝辞的,怎么是胡耀邦同
志特别邀请邓小平同志呢,他根本不懂这些。
李汉平:这是中央安排的。
高勇:还有第17页、18页,写的蛮可笑的。他讲到:“1965年11月上旬,胡耀邦从上
海的《文汇报》上看到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以后,立刻产生一种
不安的预感。他跟邓小平打了个电话,寻问批判海瑞罢官的背景,邓小平说,我也
是才看见这篇文章,不知道什么背景,反正中央没有这方面的任何精神。胡耀邦又
问,主席是否有批判资产阶级的指示。邓小平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毛主席这几年
始终认为我国资产阶级残余势力还比较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比较多,资产阶级
思想意识还比较严重,他们同我们斗争,方法越来越阴险,越来越曲折隐蔽,只要
我们稍不注意,稍有松懈,就不容易看出来,就有可能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击
中。”这话根本就不可能。还有“……随时丧失我们的阵地,在这方面谁战胜谁的
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不想让青年过多的参与学术界的纠纷,我们只是要强调活学
活用毛主席的著作,先学习毛泽东的思想,不要过多参与学术纠纷。邓小平说好,
你赶快回来,很好的抓一下这方面的工作。……1960年2月下旬,胡耀邦从西北地
区赶回来了。”这个他弄错了,他写“胡耀邦回来以后亲自抓团中央的工作,召开
一系列的会议,组织学习毛著,”这个地方他把好多事弄得乱七八糟,时间和事情
都乱了,团中央学习毛主席著作是1958年、1959年的事,1962年2月份,就开了学
习毛主席著作座谈会,根本不是耀邦同志在1960年2月下旬从西北地区赶回来亲自
抓的,耀邦同志从西北局回来是1965年6月20号,而且当时是病了,回来是休养的
,当时团中央会议是胡克实同志主持的,根本不是耀邦同志主持的。他怎么能从西
北回来马上抓学“毛著”呢?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还有第20页、第21页讲:“胡耀
邦从西北回来以后,连续找了好多次,邓小平才通知他见一面。然后邓小平说:‘
耀邦,这段很忙,中央的会议很紧张,有些情况我不便对你细讲,斗争很激烈,相
当一批人可能要出事。’耀邦说:‘那我该怎么办呢?’”
李汉平:胡编。
高勇:还有,“邓小平说:‘听中央的,一定要听中央的,不要轻信小道消息。’耀
邦说:‘小平,我听你的,过去你给我很大的教诲和帮助,使我刻骨铭心,不能忘
记。现在你仍然在谆谆不倦的指导我、教育我,更使我终生受益。请你相信,我在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忠于你,决不辜负你对我的期望。’”这根本不是耀
邦同志的性格,耀邦同志决不会讲这些肉麻话。然后又讲到:“6月15号,胡耀邦主
持团中央书记处会议。”那会儿根本不是他主持团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晃动着拳
头说根据党中央向大专院校派工作组的决定,我们团中央也要向北京市中学派出强
有力的工作组,这项工作由胡启立负责。”这完全是胡扯。团中央向中学派工作组
是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1966年的6月3号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向胡克实同志布置
的任务。这个事是胡克实同志负责的,根本不是胡启立同志负责。胡克实同志是…
…
李汉平:他是候补书记。
高勇:胡启立同志是候补书记。当时团中央成立一个工作团——中学文化革命工作
团,胡克实同志是团长。根本跟胡启立同志没关系,不是耀邦同志布置的任务,也
不是耀邦同志定的向北京市中学派工作组,是中央定的,是刘少奇和邓小平同志定
的,所以他这完全是瞎说的。
李汉平:他这个材料是从哪里来的?
高勇:是他编的。还有第23页,“胡耀邦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写了检查和揭发。
毛泽东看到胡耀邦的检查和揭发以后,随手丢到了一旁,对林彪、陈伯达、江青等
人说:‘说小不说大,净拣一些鸡毛蒜皮来批判,是胡耀邦揭发和检查的一大特色
,其实他是避重就轻,他很懂得政治斗争的份量,是个聪明人。’”这根本是胡说
八道,毛泽东根本没见过耀邦同志写的检查,而且毛泽东同志不可能说这种话,耀
邦同志的检查材料根本不可能到毛泽东同志那去。当时分管团中央的是常委李富春
同志,往李富春同志那送就了不起了,而且往那也没送,那谁也不看。耀邦同志就
是每天闷头写检查,专案组看一看,军代表看一看,没有说送到毛泽东同志那儿去
,而且毛泽东同志还说了这么多话,这完全是瞎说。没有这种事,他编的这些话太
可笑了。书中还说:“邓小平问万里,你说,我们党不设党中央主席行不行。”其
实不设党中央主席是耀邦同志建议的,耀邦同志是六中全会当上主席以后,又是书
记处总书记,他说我不能既是主席又是总书记。他还建议说,为了加强党的集体领
导,不要设主席了,以后就设总书记。这是耀邦同志建议的,不是小平同志为了控
制耀邦同志,问万里同志的。师东兵完全是根据他的想象来编的,这个毫无根据。
书中还写“万里差点笑出声来,认为果然邓小平点子多,这样一来,胡耀邦觉得他
接的只是总书记的班,而不设中央主席,正好保持了权力平衡。”师东兵这么写就
把邓小平和耀邦同志看成拉帮结派的这么一种人了。师东兵在36页里讲,“在筹备
十二大的日子里,胡耀邦尝试着,尽量尽最大努力,把他熟悉的人拉进政治局或书
记处里边。”他完全不知道耀邦同志这个人的特点,不知道耀邦同志的思想、品行
和胸怀,编造也编不出个样子来。
高勇:书中称耀邦同志是胡主席,还有耀邦同志的秘书也称胡耀邦胡主席。根本不
可能这样称呼他。因为耀邦同志的特点,都是叫耀邦或是耀邦同志,没有称他主席
、胡主席的,身边的人根本不可能。还有这段非常可笑。这里讲耀邦同志和启立同
志的一段话,“胡启立说你作为中央一把手,不把这些老同志的意见放在首位,很
难作的。胡耀邦说你说的对!这个我希望你给我当个好助手。过去我们在团中央的
时候配合的多默契啊。今后更需要如此。胡启立笑了说,你放心我永远是你可靠的
助手。在我的心目中你不仅是我的老首长,又是我最尊敬的师长,我会为你肝脑涂
地,竭尽全力。”编造胡启立表忠心。师东兵就不了解胡耀邦同志和胡启立同志有
什么特点。还有47页说耀邦同志吃饭。他说“胡耀邦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用餐,当全
家都在餐桌旁时,胡耀邦嘴里慢嚼细咽,心思考虑党政军的各种大事。”这根本不
是这么回事。耀邦同志吃饭是稀里哗啦的,吃完就走,都不是这个特点。师东兵都
编不成、编不圆。第64页他讲耀邦同志讲华国锋同志不能进政治局,这里边提到,
“罗瑞卿说,要不要让华国锋进政治局,逼着耀邦表态。耀邦说,你让我表态,我
个人看法是华国锋同志无论如何不能进政治局。”昨天汉平就说这是编造的。另外
师东兵说“耀邦同志说,说实话我也犯过错误,我自己起码犯过两个大错误,一个
是在57年反右运动中,我将团中央、共青团一些很有作为的年轻同志打成了右派,
至今我感到不安,见了他们我内疚,脸发红发烧,我向他们多次道歉,这是一条;
第二条是,59年批判彭德怀的时候,我也很积极,说了很多挖苦讽刺过激的话。”
这些都是……不符合事实的。
李汉平:在庐山会议上,我们俩都去了。耀邦同志根本就没有发言,回来以后还去
看彭德怀同志,是这样。
高勇:耀邦同志在庐山会议上不表态不行啊,他就在小组会表态发言,都是一般的
表示拥护三面红旗啊,拥护主席路线啊,这方面的东西。他对彭德怀没有揭发批判
。这个简报呢,会议组的人给他整得他不太满意,有天晚上他叫我去,他说咱们两
个再重新整一整。这我才知道,除了在小组会表态性的发言,其他的没有发表意见
。所以他们说耀邦同志讲自己的第二个大错误是批判彭德怀很积极,说了许多挖苦
讽刺过激的话,根本没有这个事。而且后来耀邦同志讲了,庐山会议以后,毛主席
有两年不大理我,让我坐了冷板凳。实际上他知道,毛泽东同志对他不满意。毛泽
东同志是什么人,把他们招去开个庐山会议,他整天听汇报看简报,谁的什么表态
他不知道?
李汉平:师东兵从哪里听来的,他又没有参加,他那个时候还是个小娃娃呢。
高勇:而且在这一段上我是最权威的,后来他(李汉平)先走了,就我在那。
李汉平:我看气氛很重,我就回家了。
高勇:另外打右派这个事,当时耀邦同志不在,他在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呢
,团中央打右派是另外一个书记主持工作的。
李汉平:是常务书记。
高勇:嗯,常务书记。当然这个事也不能完全怪他,中央当时整个的一个反右部署
在那儿呢,包括分配比例啊什么的。所以,像这个我们都是亲自经历过的,完全不
是那么回事。还有写“胡耀邦在反右大火烧起来以后,他不得不采取行动了,他亲
自组织团中央书记处会议,整顿《中国青年报》,亲自批准把林希翎、刘绍棠等作
家和一大批青年记者打成右派。”林希翎就不是团中央的人,他是人大的学生。右
派也是人大划的,不是耀邦同志给划的。刘绍棠当时也是……
李汉平:刘绍棠被打成右派以后没有人要。
高勇:刘绍棠是这样一种情况,刘绍棠也是在他学校被打成的右派,打成右派以后
因为《中国青年报》发表过他的作品,也批判过他。后来他分配不了了,没人要,
挂到《中国青年报》去了。就算《中国青年报》的人,就这么个关系。
李汉平:耀邦同志点的头。
记者:那就是说,实际上还是耀邦同志保护他。
高勇:是啊。
李汉平:给他有口饭吃嘛,保护起来。
高勇:没地方要了,他也不沾团中央的边,就把他挂在《中国青年报》了。而且给
他安排个劳动活。这怎么是被耀邦同志亲自打的右派呢?这个我们当时都在。然后
还说胡耀邦在反右高潮中怎么领导反右的。实际上耀邦同志在反右高潮之际,7月
16日作为中国青年和学生联欢节代表团团长,被中央派到莫斯科去了,参加第四届
世界青年和学生代表联欢节。然后说:“胡耀邦在国外的时候,团中央和各级团组
织又抓出一大批右派分子,林希翎等人遭到逮捕,刘宾雁等人被流放,实行了劳改
。但是在邓小平的保护下,团中央胡启立等人和中国青年报未被追究。”其实,胡
启立同志当时没问题。
--
FROM 122.6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