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想到一个权利刺激的假说
意思就是说呢,这个权利意识是需要长期保持适度刺激的
打个比较生活化的例子,家里有父母子女三人,这个父亲很有能力家里大小事务一把抓,那么母子二人呢,就会逐渐有依赖性,在家庭关系上就形成比较从属的地位
反之如果母强父弱呢,也是同样的道路
但是如果这一家仨人,才德都没有一个能担当好家长职责的,那么子女就往往会比较早熟,因为既然谁上台都干不好,那就凡事得自己顾自己了
于家庭如此,于国家也有同样的道理,中央集权国家,权利原本是集中模式的
当出现适度的权利竞争就会对统治者的权利欲产生适度的刺激,导致权利集中和平稳
当这个刺激过度,或说超过统治者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权利的不平衡,体制中的结构性耗损就会比较严重,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昏君时代
而当这个刺激相当之低,低到完全形不成刺激的时候,权利欲就得不到激励,会出现自然的权利下放,导致地方强势,这就是所谓的庸君时代
那么具体到日本的情况,因为这个地理上是四面封闭的,所以一旦早期统一完成之后,权利刺激基本是相对较小,所以权利逐渐下放,但是在权利的下一层,则周边竞争又多了起来,被下放瓜分的地方权利,在形成诸侯大名的权利刺激因素,导致地方权利欲提升,形成地方局部的点极权,以及独立性很高的暴力集团的产生
中国本土呢,于地理位置是具有大一统条件的,但是从整个历史时期来看,基本上都面临着外部的权利竞争刺激,这样就导致中国本土的权利集中度保持着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大致上维持了大一统的格局
这只是我的一个假说,原本只用于个人解释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些问题,没有做很具体的历史比照印证,仅供各位参考
如果有哪位对地区历史比较熟悉的,不妨帮我给这个假说证实或者证伪一下看看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天在想日本为什么能够迅速工业化并超过中国?大致的原因在于,一是日本始终没有完成实质上的大一统,导致地方割据无法消除,商业资本活跃,出于竞争的需要,各个藩主也不敢过于打压境内的商人。二是日本文化底蕴没有中国深厚,但反过来说,当西风东渐的时候,对外来文化的抵触也不大,船小好掉头。第三则是甲午战争中战胜中国,踩在中国的躯体上建立了它的工业基础。
: 其他先不谈,为什么日本一直都没有完成大一统呢?相比之下,欧洲没能完成大一统我倒是能够理解,到底地理上有着严重的阻碍--莱茵河、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等等。但日本的名山大川可不多啊。
: 高手给讲讲?
--
FROM 123.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