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几个历史案例
有些事情,在事后来看是正确的,但在事前来看却是错误的。例如政府补贴破产银行等企业,不让其破产,从事后(企业濒临破产以后)来看,企业严重亏损已成沉没成本,不让其破产可以避免失业、生产下滑、市场崩溃等更严重的损失,是正确的。但从事前来看,如果这些企业知道就算亏损,最终也会得到政府援助的话,它们就不会审慎经营,更容易造成损失。因此救助破产企业是错误的。
我在想历史上有没有这方面可以类比的例子。一个可能的例子是唐代姑息藩镇,如部将杀了节度使自任留后,朝廷常常也就认了。这样固然可以避免对该镇大动干戈,但却在鼓励其他藩镇无视朝廷权威的行为。但不知还有没有更贴切的例子?以及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为了避免对事前的不良影响,而宁愿在事后付出更大的代价的情况。
多谢!
--
FROM 210.83.228.*
淮海战役?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事情,在事后来看是正确的,但在事前来看却是错误的。例如政府补贴破产银行等企业,不让其破产,从事后(企业濒临破产以后)来看,企业严重亏损已成沉没成本,不让其破产可以避免失业、生产下滑、市场崩溃等更严重的损失,是正确的。但从事前来看,如果这些企业知道
: 我在想历史上有没有这方面可以类比的例子。一个可能的例子是唐代姑息藩镇,如部将杀了节度使自任留后,朝廷常常也就认了。这样固然可以避免对该镇大动干戈,但却在鼓励其他藩镇无视朝廷权威的行为。但不知还有没有更贴切的例子?以及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为了避免对事前
: 多谢!
: ...................
--
FROM 221.236.79.*
怎么说?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淮海战役?
--
FROM 210.83.228.*
为了救黄佰涛,把黄维送进去;为了救黄维,把杜光亭也送进去了啊。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说?
--
FROM 221.236.79.*
伯韬股份严重经营不良,遭人恶意砸盘逼贷,即将破产,
徐州集团投入战地春色和面点王等基金等护盘,未能成
功,护盘基金业受损失。
然后永动机公司又遭P民围观,徐州集团杜总要求发挥友
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作风,让永动机去死,乘P民围观永动
机之机,紧急清算徐州集团剩下的资金资产,止损清仓,
运回江淮,董事长要求则一定要把永动机一起运回来,
于是徐州集团全部资产都被更多的P民围观掉了……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事情,在事后来看是正确的,但在事前来看却是错误的。例如政府补贴破产银行等企业,不让其破产,从事后(企业濒临破产以后)来看,企业严重亏损已成沉没成本,不让其破产可以避免失业、生产下滑、市场崩溃等更严重的损失,是正确的。但从事前来看,如果这些企业知道
: 我在想历史上有没有这方面可以类比的例子。一个可能的例子是唐代姑息藩镇,如部将杀了节度使自任留后,朝廷常常也就认了。这样固然可以避免对该镇大动干戈,但却在鼓励其他藩镇无视朝廷权威的行为。但不知还有没有更贴切的例子?以及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为了避免对事前
: 多谢!
: ...................
--
FROM 210.21.227.*
本来答应融资借贷的华中集团给董事长的信用评级降了,不出钱了
【 在 Greenland (苍野) 的大作中提到: 】
: 伯韬股份严重经营不良,遭人恶意砸盘逼贷,即将破产,
: 徐州集团投入战地春色和面点王等基金等护盘,未能成
: 功,护盘基金业受损失。
: ...................
--
FROM 121.15.117.*
朝鲜战争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事情,在事后来看是正确的,但在事前来看却是错误的。例如政府补贴破产银行等企业,不让其破产,从事后(企业濒临破产以后)来看,企业严重亏损已成沉没成本,不让其破产可以避免失业、生产下滑、市场崩溃等更严重的损失,是正确的。但从事前来看,如果这些企业知道
: 我在想历史上有没有这方面可以类比的例子。一个可能的例子是唐代姑息藩镇,如部将杀了节度使自任留后,朝廷常常也就认了。这样固然可以避免对该镇大动干戈,但却在鼓励其他藩镇无视朝廷权威的行为。但不知还有没有更贴切的例子?以及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为了避免对事前
: 多谢!
: ...................
--
FROM 210.21.234.*
晁错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事情,在事后来看是正确的,但在事前来看却是错误的。例如政府补贴破产银行等企业,不让其破产,从事后(企业濒临破产以后)来看,企业严重亏损已成沉没成本,不让其破产可以避免失业、生产下滑、市场崩溃等更严重的损失,是正确的。但从事前来看,如果这些企业知道就算亏损,最终也会得到政府援助的话,它们就不会审慎经营,更容易造成损失。因此救助破产企业是错误的。
: 我在想历史上有没有这方面可以类比的例子。一个可能的例子是唐代姑息藩镇,如部将杀了节度使自任留后,朝廷常常也就认了。这样固然可以避免对该镇大动干戈,但却在鼓励其他藩镇无视朝廷权威的行为。但不知还有没有更贴切的例子?以及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为了避免对事前的不良影响,而宁愿在事后付出更大的代价的情况。
: 多谢!
--
FROM 143.111.26.95
详细说说呗?
【 在 lamblamb (笨羊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朝鲜战争
--
FROM 210.72.154.*
这个解读很油菜……
【 在 Greenland (苍野) 的大作中提到: 】
: 伯韬股份严重经营不良,遭人恶意砸盘逼贷,即将破产,
: 徐州集团投入战地春色和面点王等基金等护盘,未能成
: 功,护盘基金业受损失。
: ...................
--
FROM 218.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