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庆祝十月革命94周年!
世界革命的模型,原始设定是最发达的工业国最先革命,然后扩散
这样的话强国向弱国输出革命,自然势如破竹
列宁改成薄弱一环先断,俄国作为比较落后比较弱势的工业国先革命,而且还成功了
如果德国接着成功那还稍好
德国没成,苏俄那点实力,根本不可能输出革命到西方去,托派的主张就是找死
如果长期并存竞争,巨大的实力差异之下,苏俄必然走向高度集权,很容易就异化了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是不是社会主义我先不跟你争
: 就拿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争论来说,我就认为斯大林是对的
: 把我放在斯大林那个位置,我也不会全面发起世界革命,同时向全世界资产阶级开战,
: 除非是想找死了
: 我会先把本国的事情做好,然后再去辐射世界
--
FROM 124.14.81.*
这些都只是手段了
要说梦想,那也还是:平等自由,人尽其才,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他不评论,计划和市场是两面,并无绝对的优劣。
--
FROM 124.14.81.*
所以说是异化
集权本来是为了在强大的外力威胁下生存,是手段
结果集权体制滋生出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成了政权的主人,为集权而集权
手段变成了目的,最初的目的沦落成口号旗帜了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谷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只是”的手段。
--
修改:wisely2000 FROM 124.14.81.*
FROM 124.14.81.*
经济上的计划和市场,政治上的集权与分权,是相似的成对手段。本身并没有正邪高下之
分,因时因势用之而已。而且其中任何一种都有极大惯性,之前用的越成功,想改变就越
难
苏联的覆灭又不是因为经济困难老百姓起来造反,罗马尼亚才稍微有点这味道
苏联到80年代虽说经济几乎停滞了,可之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手上已经基本解决了房子
车子问题,人均消费糖肉蛋奶也比60-70年代要多一截,绝对生活水平处于历史高峰
官僚党棍内讧瓦解追求私利最大化,体制原因让底层民众无力阻止他们,再加上民族问题
的十字架太沉重,这些跟计划市场有啥关系?南斯拉夫老早就不是完全计划,捷克匈牙利
也搞双轨制有些年了,不也都一起垮台
中国的道路在苏东都行不通,这些国家没有人口红利,起始生活水平又比较高,就算没有
政治障碍,加入国际分工的切入点也难找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计划和市场这对经济手段,你跑什么集权的题……
--
修改:wisely2000 FROM 124.14.81.*
FROM 124.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