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秦末诸势力研究之一:诸势力的起源
秦末诸势力研究
楚汉相争,一直是为后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夹杂于楚汉之间的六国诸势力,却殊少问津。本文试就此问题做一专项研究。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一,秦末诸势力的起源;二,诸势力的发展及灭秦后项羽分封;三,楚汉相争中诸势力的兴废。
一、诸势力的起源
秦末诸势力从来源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张楚政权及其部将;趁势而起的六国旧势力;各地豪杰。
1、张楚政权及其部将
(1)陈胜吴广的本部兵力
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在首都陈附近布置了蔡赐、张贺、邓说、伍徐等人防守,同时命吴广、田臧、李归等进攻三川郡,此部分可谓陈胜的本部兵力;后均为章邯秦军所灭。
同时,陈胜派出大量部将(多为楚人)打着反秦的旗号四处聚兵,形成多股势力。
(2)周文
周文部西攻咸阳,一度聚乌合之众达数十万,后为章邯秦军所灭。
(3)葛婴
奉陈胜之命西取蕲以东,因私立楚王很快被陈胜所杀。
(4)宋留
宋留部主攻南阳、武关,克南阳后,为秦军所围困,投降后被杀。
(5)武臣
奉陈胜之命北取赵地,受张耳、陈余鼓动自立为赵王,后被部将李良所杀。
(6)周市
奉陈胜之命北取魏地,立魏王族魏咎为王,后被章邯秦军所灭。
(7)邓宗、召平
邓宗攻九江,召平攻广陵,后与当地势力英布、项梁等合并。
(8)吕臣
南至新阳,号“苍头军”,陈胜死后,与英布合军,后归项梁。
2、趁势而起的六国势力
(1)楚之项梁、项羽
项梁、项羽叔侄世为楚将,威望很高,起兵后立楚王后为楚怀王,确立了正统地位。
(2)齐之田儋、田荣、田横兄弟
三兄弟为齐地之豪族,虽血缘上与齐王较远,但有实力,手下豢养诸多亡命之徒,同时与齐地其他豪族多有联系。陈胜起兵后,田氏兄弟遂趁机占领齐地。田儋为章邯击杀后田荣继之,田荣因反项羽被杀后,田横继之,其势力一直居于齐地的统治地位。
(3)齐之田假、田安、田角、田间、田都等正统派
田假为齐王建之弟,田角、田间兄弟也为齐贵族,田儋被章邯击杀后,田假被齐人立为齐王。但因无实力,很快被田荣所驱逐。
后田假之侄田安被项羽封为济北王,田荣部将田都因助楚救赵被封为齐王,项羽欲用他们来取代田荣。但二人也因实力不济,很快被田荣击败,田安被杀,田都逃归楚国。
(4)赵之陈余、张耳、赵歇
陈余、张耳本是魏名士,但在赵亦有根基,尤其是陈余,与赵豪杰多有交往。他们先是依附陈胜军力攻取赵地,之后很快控制了赵、代两地,驱逐陈胜势力,拥立赵王族赵歇为名誉领袖,并将势力渗入魏地、燕地。后张耳、陈余二人交恶,陈余又驱逐张耳,独霸赵地。
(5)魏之王族魏咎、魏豹
魏咎、魏豹虽为王族,但实力有限,魏咎依附陈胜部将周市为魏王,后被章邯所杀。魏豹奔楚,借兵数千,取二十余城,被立为魏王。但由于魏地的重要性,魏豹被项羽、刘邦两处势力互相挤压,难成气候,最终为刘邦所灭。
(6)韩之王族张良、韩成
韩贵族中最有能力者为张良,因张良与刘邦亲密,韩势力包括张良、韩王成、韩将韩信(即后来的韩王信)均倒向刘邦一边,遭到项羽的打击,韩王成被杀,张良与韩王信投刘邦,韩地与魏地一样,成为楚汉相争拉锯战的主要地区。
六国之中,只有燕贵族势力无甚表现。究其原因,一是燕处北面,本就地少人稀,豪族实力亦弱;二是秦始皇恼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对燕王族屠戮甚重,至秦末仍难以恢复。
3、各地豪杰
(1)楚之刘邦
刘邦出身亭长,大泽乡率乡民起兵后,初期不顺,依附项梁后得到快速发展。之后受楚怀王之命西取咸阳,一路招降纳叛,实力不断扩大,最终攻克咸阳,成为秦末一支重要力量。
(2)楚之英布
英布盗匪出身,起兵后与陈胜残部吕臣部合军,后归项梁。英布军由于继承了张楚残部,在项梁楚军中一直独成一军,地位与项羽、刘邦不相上下,加上军功卓著,所以项羽灭秦后也封其为王。
(3)楚之秦嘉
秦嘉亦为楚之豪杰,起兵后自立景驹为楚王,不奉张楚、项梁号令,后被项梁击杀,其部为项梁吞并。
(4)魏之彭越
彭越亦盗匪出身,起兵后曾助刘邦,部众至万人,但因与项羽无联系,项羽分封时一无所获。于是彭越受齐王田荣挑唆起兵反楚,后与刘邦联合,以游击战著称。
(5)赵之韩广、臧荼
韩广为赵将,取燕地后自立为燕王。臧荼为韩广部将,得到项羽支持灭韩广而自立为燕王。韩广、臧荼均无远志,只知守土,楚汉相争结束后立刻为汉所灭。
从秦末诸势力之来源可看出:
(1)起兵者皆以六国为号,可见当时之时代,分封制在民众中仍然有相当的影响力。
(2)虽各方势力均以六国为名号,但真正掌权者非六国之王族,而是地方实力派。六国王族或沦为傀儡;或奋起反抗但迅速被击灭。可见经过战国末期以及秦的中央集权制,贵族势力已被大大削弱,君主集权制得以建立,一遇动乱,无论身份贵贱,有能力者均可独霸一方,这与新莽、东汉、隋、唐、元末年群雄争霸的局面并无差别。
(3)楚势力在反秦战争及其后的统一战争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一时期中的标志性事件均为楚人所创:首义者为楚人(陈胜、吴广),率先攻入咸阳近郊者为楚人(周文),歼灭秦军主力者为楚人(项羽),攻下咸阳、灭亡秦朝者为楚人(刘邦),最后一统天下者也为楚人(刘邦)。楚国多次在反秦战争中发挥盟主作用,从张楚政权的煽动各地起兵、主动攻击秦的核心地区三川郡、咸阳;到项梁击秦主力救齐、魏;再到楚怀王命项羽救赵与秦主力决战,命刘邦西取秦之首都咸阳;在各次战斗中楚军一直冲锋在前,敢挑重担。同时,楚军在此期间也涌现出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刘邦、韩信、萧何、周勃、范增、英布、龙且等大量人才,楚军无论在指挥者还是在军队战斗力方面都居各国之首。究其原因,盖因楚自春秋以来一直是欲统华夏的大国,虽然屡遭齐、晋以及后来秦等北方强国的打击,但其精英分子的雄心不减,一旦天下大乱让其能量得以释放,自然承接秦人成为中国再次统一的主导势力。
--
FROM 221.219.79.*
说起来,后面那些“楚人”们除了正经楚国贵族项家之外,基本都是楚国很靠后的时候才征服的地方,比如阳城、夏阳、沛、陈等这些地方。而楚国本身的核心地区(今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则没有什么大的势力,看来作为较早被征服的地区,秦人的统治还是比较成功的。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末诸势力研究
: 楚汉相争,一直是为后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夹杂于楚汉之间的六国诸势力,却殊少问津。本文试就此问题做一专项研究。
: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一,秦末诸势力的起源;二,诸势力的发展及灭秦后项羽分封;三,楚汉相争中诸势力的兴废。
: ...................
--
FROM 210.77.74.*
云梦秦简中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 在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来,后面那些“楚人”们除了正经楚国贵族项家之外,基本都是楚国很靠后的时候才征服的地方,比如阳城、夏阳、沛、陈等这些地方。而楚国本身的核心地区(今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则没有什么大的势力,看来作为较早被征服的地区,秦人的统治还是比较成功的。
--
FROM 58.58.36.*
具体说呢?云梦秦简不主要是一些公文吗?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云梦秦简中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
FROM 210.7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