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清华简《系年》读后感
清华简《系年》已经面世了。近日初读了一下,将感想发上来。
读了这东西的第一印象,竟然是觉得这东西是假的!而且伪造者的水平并不甚高。为什
么?个人的理由简单而又古怪,那就是这东西的内容与现存的史料记载(主要是《竹书
纪年》、《左传》、《史记年表》)太吻合了,而且更过分的是与20世纪以来钱穆、唐
兰、陈梦家、杨宽诸先秦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契合若符,简直就是为了验证先秦史的新发
现而出现的。说句吹牛的话,如果是我伪造的话也会这么写,除了古文字水平不够外,
内容肯定是编得出来。
那么你认为这东西是假的喽?别急,我刚才说了这是第一印象。真正的答案是:不是,
或者说不一定。但是如果不是假的,那就至少可推出两点结论。一是20世纪以来的先秦
史研究,或者说自西晋汲冢竹书出土以来的历代研究,虽然依据的是片鳞只爪,管中窥
豹,但却是可信的,绝非向壁虚构,其所重构的史实足以修改《史记》的记载。
第二点主要是我个人的感受。
《系年》共分23章,按时间顺序排列,但每章说的是一个事,或者说是一系列事,并不
完全是编年体。可以给每章起个题目,比如我这么起:
1周武王至宣王:帝籍与千亩
2周幽王至平王:周东迁与晋郑
3秦之先祖
4卫之兴亡
5息夫人事
6秦晋恩仇事
7城濮之战
8崤之战
9晋灵公之立
10雍子之战
11楚庄王围宋
12楚晋争郑
13泌之战
14鞍之战
15吴破楚
16鄢陵之战
17晋齐之争
18晋楚之争
19楚灵王事
20晋与吴越
21楚三晋争宋,黄池之战
22三晋破齐
23三晋破楚
这23章我觉得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第1章至第4章,讲的是先代和他国事,如果把这篇
简文当作楚国人的历史课本的话,这部分算是楚国人的《世界古代史》,二是第5章以后
,主要讲楚、晋争霸史,是《本国近现代史》。这些章大多是围绕着晋、楚、齐、秦、
郑、宋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几乎涵盖了像城濮之战、泌之战、鞍之战、鄢陵之战等春
秋时期中原地区所有的重大战役。选择性是如此的具有普遍性,现在任何一本从《左传
》摘录的文选书差不多都会选择同样的段落。可见古今人所见真是略同!
第18、20、21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第十八章:至今齊人以不服于晉,晉公以弱。
第二十章:至今晉、越以爲好。
第二十一章:楚以與晉固爲怨。
可见这里写的已经超出历史范围,进入时事政治了,类似历史课本里的"XX自古以来就是
XX"。
第5、6、9章的选择更有意思。如果说作为一代霸主晋文公的历险记还有些普世历史价值
的话,那么关于息夫人的八卦算什么?简直就是楚国先君文王的生活丑闻嘛,竟然也入
选了"课本"(入选任何一本现代八卦历史书都好理解)。立晋灵公的故事对楚国人来说
就更没什么意义了,竟然引出了9、10两章。要知道这几个故事都是我上小学时候从一本
历史连环画书(好像叫成语故事辞典什么的)上看到的,如果2300多年前一个楚国小孩
也有这么一本历史小书,他看的内容竟然和我看的有如此惊人的交集!这说明什么?
也许说明在这本《系年》编写的年代里,华夏文明共同的历史和(更重要的)历史观就
已经孕育形成了。历史观,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史料留给后人看,决定了在以几kb的文
本空间限制下,留给我和2300年前的楚国小孩看到的,是大体相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包
括息夫人与好几个君主的情爱纠葛(以及更重要或更不重要的,取决于读者是谁,春秋
初期楚国在汉阳的扩张)、秦晋两国历时三代的政治恩仇、一个爱国商人的退兵壮举(
弦高)、因为多个男人争夺一个女子引发的亡国之难(申公屈巫通吴)、以及齐晋因为
一个女子的笑(又是一个女子,又是一个女子的笑,让我想到了媒体在报道这本《系年
》时的标题党是"否定了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真是令人倒胃口)引发的一场大战(鞍
之战),我不惊讶为什么历史(或者说历史故事)总是聚焦于一些戏剧性的情节上,我
惊讶的是它们总是聚焦于这几个情节上。毫无疑问,这本《系年》编写的年代(或者说
伪造这本《系年》的作者所构想的年代)一定是晚于《春秋》和《左传》的。
如果说《史记》是史学大家的经典的话,《左传》(也就是《春秋》)就是圣人之书;
《史记》是人可以写得出来的,而《左传》则不是。就好比希罗多德的《历史》与《圣
经》的关系一样(当然作为一个汉语使用者对我来说前二者远优于后二者)。我相信,
即使是司马迁本人也绝不敢将自己媲美于《左传》的作者。《史记》标志着一个统一帝
国文明的历史和历史观的建立,但在它之前,这个历史和历史观就已经有了,它存在于
《左传》(无论这本书原来叫什么名字)中,也存在于这本《系年》中。人们很自然的
会把这篇简文与《鐸氏微》联系起来: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
記舊聞,興于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
法,王道備,人事浹。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爲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
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
左氏春秋》。鐸椒爲楚威王傅,爲王不能盡觀《春秋》,采取成敗,卒四十章,爲《鐸
氏微》。
看到这里,我们就更释然了。也许《系年》不仅仅是一本楚国人写的历史,也是一位孔
子和左丘明的弟子写的历史,因此,是一本关于华夏文明的历史。
--
FROM 112.224.2.*
好文,其实这个应该是正常的,楚本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
和中原诸侯有同样的历史观不奇怪
楚的姓,芈,羊叫的意思,再考虑到有记载说楚人最初周伐商的时候沿汉水东进配合,后来又从丹阳起家南下汉江建立大楚,这说明他们和华夏周族是同源的或者至少非常接近。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华简《系年》已经面世了。近日初读了一下,将感想发上来。
: 读了这东西的第一印象,竟然是觉得这东西是假的!而且伪造者的水平并不甚高。为什
: 么?个人的理由简单而又古怪,那就是这东西的内容与现存的史料记载(主要是《竹书
: ...................
--
FROM 222.71.65.*
清华简的真伪,总得要和清华简的来历相联系吧?
清华简是来路不明的赃物?还是用出土旧竹片伪造的?都有争议。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华简《系年》已经面世了。近日初读了一下,将感想发上来。
: 读了这东西的第一印象,竟然是觉得这东西是假的!而且伪造者的水平并不甚高。为什
: 么?个人的理由简单而又古怪,那就是这东西的内容与现存的史料记载(主要是《竹书
: ...................
--
修改:Krank FROM 18.82.5.*
FROM 1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