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帖子(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772961)树展,就可以看到了。
还是把摘要贴一下:
---
各路救援军包括桂系少打点小算盘,根本没有后来的严重损失 [ 迷途笨狼 ] 于:2012-08-19 05:17:05 复:3772969
如果衡阳保卫战各路救援军包括桂系少打点小算盘,根本没有后来的严重损失
都那时候了还不拼命,难怪老毛敢派几千人组成南下支队
所有人都想,那时候拼命干啥呀 [ 梦秋 ] 于:2012-08-19 05:25:41 复:3773104
有美国爸爸在,硬挺都把日本人挺死了。没想到日本人居然集结了中国大陆的大批精锐真打过来了。
在这些小算盘当中,桂系是打得最精的。有时候看一些回忆录,看得真是为他们着急。真是小聪明太多没法成大事。
淮海战役同样如此 [ 迷途笨狼 ] 于:2012-08-19 05:45:56 复:3773111
淮海战役同样如此
那个节骨眼上看光头笑话
最后还敢往台湾跑
结果被弄死
衡阳保卫战和援军没有及时赶到有关吗? [ johny ] 于:2012-08-22 11:44:25 复:3773104 总阅:25991
这个不是很了解。只是听说方先觉守卫意志崩溃导致城陷,当时粮食和弹药都还有很多,能战的士兵也不少,但似乎联络系统瘫痪,方无法有效掌握部队。再挺几天,就是一个大捷,真可惜。
“只是听说”…… [ 迷途笨狼 ] 于:2012-08-22 12:00:46 复:3774930
1、盐水泡饭吃了很多天了
2、弹药很多?你说步枪子弹有可能
3、很多工事是齐腰深的水里,靠近了才发现,冬天
4、伤病占多少?还有毒气弹造成的损失
衡阳市区很小
5、援军要么被击溃,要么主动止步了,王耀武怕顶缸
那怕进去一个团也好
仅凭猪一样的友军,早点投降也是英雄
水木上抄来的 [ johny ] 于:2012-08-22 19:11:53 复:3774936 总阅:25991
☆─────────────────────────────────────☆
DDG (导弹驱逐舰~Pickett Charge) 于 (Tue Sep 1 23:46:14 2009) 提到:
衡阳直到投降,都有足够的食米和步机枪弹,手榴弹有些紧张,但是也未
告罄,告罄的只有炮弹,而国军火炮杂乱,组织更混乱,后方一时找不到
合适的炮弹往上送,空投过300发迫击炮弹还是从路过机场的解围部队手里
要的——和城里的迫击炮还不是一个型号
【 在 jpff (just playing for f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了,为何日军三次弹药告罄,均能快速补充,而我方,好吧,就算有制空权,为何没能及时补充呢?
☆─────────────────────────────────────☆
DDG (导弹驱逐舰~Pickett Charge) 于 (Tue Sep 1 23:55:10 2009) 提到:
1,衡阳战役,日军在白天活动非常困难,中美空军的压制是非常有效的
2,衡阳投降的时候远没到弹尽粮绝,步机枪子弹还相当充足,手榴弹短缺
但是勉强敷用,炮弹几乎完全告罄,后方虽然尽力搜罗但是数量非常有限,
型号也往往不对,吃的方面,衡阳城有足够的存米供部队食用,到投降时
仍有相当数量的大米库存,燃料和水也不缺乏,主要缺乏的是副食,蔬菜和
肉类告罄。
3,中美空军围城期间多次组织空投,据十军老人回忆,投降次日中美空军
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空投行动,完全便宜了日本人——当然,这次空投情况
尚存疑。
【 在 DDG (导弹驱逐舰~Pickett Charge) 的大作中提到: 】
: 衡阳直到投降,都有足够的食米和步机枪弹,手榴弹有些紧张,但是也未
: 告罄,告罄的只有炮弹,而国军火炮杂乱,组织更混乱,后方一时找不到
: 合适的炮弹往上送,空投过300发迫击炮弹还是从路过机场的解围部队手里
: ...................
☆─────────────────────────────────────☆
zinuuc (猪非凡) 于 (Wed Sep 2 16:55:55 2009) 提到:
方没有抵制意志了,他觉得没有希望,自己已经守的时间够多的了。其实那时候日本人也很吃力,完全可以在坚持的。参战的一个日本人曾经写道,大意是,那时候就看谁能多坚持一分钟的时间,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 在 su27 (水牛~长大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为啥要投降
抗战期间国军防御最好的就是衡阳了,有些家伙站着说话不腰疼 [ 迷途笨狼 ] 于:2012-08-22 23:01:01 复:3775020
抗战期间国军防御最好的就是衡阳了,有些家伙站着说话不腰疼
1、压制的是日军运输线不是前线,确实非常有效,在这种前提下还怨史迪威为光头开脱。那些援军哪去了,基本临阵退缩了,有的只是打一下,那些临阵退缩的衡阳失陷后被日军一股脑收拾了
2、不到2平方公里市区,1万多人,天天挨炸,包括毒气弹。吃盐水泡饭,泡在齐腰深战壕里,城外制高点全部失陷,没有炮弹,建制混乱(没法有效组织了),伤兵满营,没有足够药品,还能坚持几天?还有什么意义
造成的倭寇伤亡没有比这里更多的了,还有伤亡比,还要怎样
非得把全军弟兄都葬送了?
突围,伤员必死无疑
方先觉当初要是打几天就撤,屁事没有
3、光头专机驾驶员专门投给养投亲笔信,有用吗?有本事让王耀武们拼命
常德往事不远,怨也没用,更别说杂牌军
援军多坚持一分钟,哪怕以连营为规模突进去几个,估计日军就撑不住了,多数一接触就止步不前
不过抗战中防御最好的并不是此役吧? [ johny ] 于:2012-08-23 10:38:30 复:3775109 总阅:26107
感觉长沙的前三次防御都组织得不错啊
造成的死亡数和伤亡比拉出来就知道了 [ 迷途笨狼 ] 于:2012-08-23 10:43:57 复:3775412
但是毕竟长沙将日军挡住了 [ johny ] 于:2012-08-23 10:49:06 复:3775416 总阅:26107
否则41年可能日军就要席卷大陆了。可能伤亡比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吧?
为什么薛岳指挥的长沙之役没有出现友军不动如山的情况?记得当时74军在薛岳指挥序列里面,打得还不错,虽说第二次长沙之役损失惨重。
那就问高层指挥了 [ 迷途笨狼 ] 于:2012-08-23 11:04:16 复:3775418
似乎薛岳独立性比较强 [ johny ] 于:2012-08-23 11:11:55 复:3775425 总阅:26381
有轶事说他不接花生米打到前线的电话,以避免他的瞎指挥。
74军我猜会不会是在第二次长沙战役中给打惨了,所以王耀武也起了保存实力的心思?兼之44年的时候,74军应该已经开始换装美械了吧?可能不光是他,连花生米也不舍得拿这个最强的攻击军去救衡阳。
花生米还是见识短浅:王牌军战斗力是越打越强(条件是有足够的补充),越养只能越肥,直到最后变成猪被宰。
第3次比较好 [ 参考 ] 于:2012-08-23 12:13:16 复:3775412
第3次比较好。当时负责长沙城防的也是第10军。
但这次一号作战日军投入的兵力可大多了。
有关系,不过衡阳守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 梦秋 ] 于:2012-08-22 22:02:39 复:3774930
衡阳保卫战的战场区域并不大,因此方先觉并未失去对部队的掌握。但是部队的弹药已经不多。手榴弹和炮弹基本已经消耗完毕。还存有82迫击炮几百发,不知道是哪个糊涂蛋给补给上来的,不符合10军的81迫口径,后来逼急了就让战士用砖石磨去突出的弹带,然后用81迫射击。
粮食因为事先埋藏,虽然被炮火炸出并烧焦了很多,但是尚能吃。因此守军并不缺粮,只是缺副食。阵地内的鱼塘里所有鱼虾和浮萍全部被捞起来吃掉了。有一次有耕牛闯入两军阵地之间,中国军队的一个班长竟然众目睽睽之下冲出阵地将牛牵回来杀掉分吃了。
方先觉在最后时刻投降,当然有意志不坚定的成分在里面。不过手下有一万余人,近一半被伤,弹药亦不足抵抗。如果不投降,一万余人难免全部被屠杀。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可以原谅。打了46天,不容易了。
日军倒是一直获得补给。8月4号,日军的补给物资到达,所以他们在当天选择了总攻。
至于中国援军为何迟迟不到,并非没有援军到达。郭汝瑰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当中说得很明白,首先是兵力分散,不易集中。其次是各个部队协调不力,以致逐次投入战场,形成“添油战术”。衡阳东西两面均有中国军队向10军靠拢,但是基本遭到日军阻援兵力阻击,并被击退。西南路的援军最后距离衡阳最近,最近时候已经打到衡阳火车站。但是几个军没有同时发起进攻。62军消耗得差不多之后,79军才攻上来。等到79军攻击乏力之后,46军才接敌作战,此刻74军却在一边旁观。这虽然还未到后人说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基本上也差不多了。真是可耻。
梦秋对这个战役研究很深啊 [ johny ] 于:2012-08-23 10:28:35 复:3775078 总阅:25991
基本和水木上面的大牛们说得差不多。
唯一值得探讨的就是即使方投降了,也有很多伤兵在医院里直接被日军捅死。比战死还不如。
不过,诚如君所言,如果友军动作更积极主动,本可以打个大胜仗的。本来这已经是日军攻势的强弩之末,却被穿了鲁缟,真丢人。都44年了,日军在各个战场都是溃退,唯独在大陆还是常胜。也难怪到现在日本的舆论都是美国打败了他们,而不是中国。
再问一下:62、79、46是那个派系的部队啊?从番号上看,似乎是中央军啊,怎么还怎么不动如山?如果同时进攻,配合好一点,就是另一个长沙大捷。唉。
查了一下 [ johny ] 于:2012-08-23 11:20:17 复:3775078 总阅:26449
似乎62、79军是粤军,46军是桂军,难怪他们不出死力攻击,花生米的心头肉74军都在一边打酱油,让杂牌出力?
归根结底,还是花生米私心作祟,毁了这场战役。
79是陈诚土木系 [ 参考 ] 于:2012-08-23 12:13:18 复:3775440
日军破译了当时国民党军委会指挥各军的大部分电报也是一个原因。
三次长沙战役里面 [ johny ] 于:2012-08-23 13:16:54 复:3775471 总阅:27385
日军有没有破译国军电报?
其实就算是破译了电报,只要这四个军协调好之后同时展开攻击,日军怎么也撑不住吧?
第二次有 [ 参考 ] 于:2012-08-23 14:28:54 复:3775504
第二次破译了关键的74军动向的电报。
这次进攻日军兵力比以前多了很多,留了很多打援兵力。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衡阳要守住很困难。当然外围的援军应该指挥得好一些。
62军是出力支援了 [ 梦秋 ] 于:2012-08-24 08:42:42 复:3775440
但是再打下去,可能自己会陷入弹尽粮绝被包围的境地。这个怪不得他们。46军没怎么出力,刚刚接敌打了一下,方先觉就投降了。79军的战斗力在我看来不怎么样,对衡阳的援助有限。
楼下的朋友说79军是土木系的部队,也不算完全准确。79军原来是建国豫军樊钟秀部,后来接受中央改编,被掺沙子弄得面目全非。原79军的主干力量76师被调出,所以已经算不上是樊钟秀的部队了。不过仍旧不能算是中央军。长衡会战时期的军长王甲本是滇军出身。下面的两个师,98师是土木系的向敏思,194师是滇军的龚传文。王甲本牺牲后,土木系大将方靖接手79军,这才算是基本完成了中央军化。在后文当中我会说到79军的这些情况。
其实就算是国军能战,长衡会战未必有胜算 [ 梦秋 ] 于:2012-08-24 08:46:35 复:3775405
历史不能够假设啊。日本人这次会战组织安排都很严谨,使用了宽正面大纵深(相对过去而言)的战术,所以薛岳的“天炉战法”从未吃过这一套,不管用了,一支支部队被打成渣。
中美联合空军在白天占有绝对优势 [ johny ] 于:2012-08-24 14:07:20 复:3775908 总阅:34578
日军地面部队无法在白天集结进行大规模进攻,这是以前三次长沙会战所不具备的优势吧。
日军前期主要是靠68、116师团主攻,后期屡攻不下才加上58、13两个师团,中国方面守城的是方先觉的第10军(兵力多少?),援军的总兵力有多少?46、74军不积极参与援救有没有受到惩处?
制空权不等于刺刀见红 [ 梦秋 ] 于:2012-08-24 22:45:58 复:3776095
中美混合空军对日军后勤和行军影响是很大,不过在前线的空地协同当中很差。桂柳会战后期因为误炸要了一批国军将军和上校们的命。中国军队的协同训练真的很差,和空军的协同也是如此。就不要指望空军在衡阳战场上有太好的表现了。
另外,衡阳保卫战关系到好几支方面军(第七,第九和第四战区)的协调、指挥、后勤、通讯的问题。这里面的矛盾和问题多了去了,王耀武、薛岳还有余汉谋白崇禧都有责任。长沙不守,里面还有薛岳和第九战区参谋长赵子立的矛盾。这样的矛盾要多少有多少。各支部队的素质也不一样。日军一改前三次长沙会战的战略战术,使中国守军很不适应。
如果光看几支部队的问题,恐怕还不够全面。所以我一直都觉得,长衡会战非但没有胜算,能够不败就已经很不错。即使保住了衡阳又如何?日军最多也就跟上三次一样,撤军而已,不会有联队乃至师团级的部队被消灭。当然,这样看起来好像是日军没有达到会战目的。但是绝对不算是中国军队的胜利。
你说的对 [ johny ] 于:2012-08-25 18:17:19 复:3776242 总阅:34611
即使守住了衡阳又如何?国军高官们只会用基层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涂抹出又一个大捷,但丝毫不会想到以此为立足点进行反攻。
最近在看关于史迪威的书,里面提到花生米统辖下的部队非常之缺乏攻击精神。蒋并不想实行史迪威极力建议的整编部队,裁撤缺乏战斗力的部队,挑选人力充实到有战斗力的部队,并将空额补足,将武器装备换上美械(即使做不到也尽量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和充实),准备反攻(史迪威的目标是收复缅甸,保障美援物资的陆上通路畅通无阻之后,就进行反攻武汉的准备--在44年日军一号作战发动之前)。后来史迪威认识到(在他的计划不为花生米支持,并屡遭拖延和挫折之后),但是花生米并不想这样作,因为他认为日寇只是藓芥之患,内部的各种异己力量才是要对付的目标。介于此种认识,花生米并不想整编部队以对日作战,而是尽量想采用陈纳德的主张,利用空军致胜(但空军的力量对日军的地面部队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史迪威认识到了这一点),同时囤积美援物资和装备尽力提升嫡系部队的装备,以建立对各种杂牌和共产党武装的绝对优势。
但是花生米是典型的精于打小算盘,忽略大局。他和史迪威闹翻不仅使美国老板极其恼火,埋下了将来美国抛弃他的种子(参谋总长马歇尔和陆军部长史地文森以及空军总长阿诺德是史迪威的坚定支持者),而且陆军在一号战役中被日军从河南一路平推到广西,尽失民心士气(估计共产党也对国军的战斗力有重新认识吧),更让美国人觉得在花生米政府和军队的投资非常地不划算,还有资敌的可能。
花生米总是要和苏联和英国争抢租借法案中的物资配额,但是没有performance,美国人为什么要持续投资呢?他始终没想明白这个问题。英国人虽然在中缅印战区不是好鸟,但他们拿到美援的物资可是实实在在地用在了非洲和欧洲战场上。苏联就更不用说了。
他没有认识到,将美援切实用于部队的整编及对日作战上,对他自己也是有莫大好处的,毕竟部队的战斗力是要靠实战来提高的,自信也是靠战胜才能培养起来的。奈何青帮的小流氓目光如豆。
这样的政府,还是倒掉比较好。唯一可惜的是抗战中的国军基层官兵,为国家牺牲了一切,换来的是大员们的银行存款的增加。
---
好像不少人认为基于日军的兵力和大纵深配置,衡阳即使援军得力也很难守住,是这样吗?我总是有些怀疑。
--
FROM 192.14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