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说他是和革命党政见不同,所以才在滦州兵变的时候背着吴禄贞告密。
但是看陈其采的履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任革命派的徐绍桢率领的进攻南京的军队的参谋。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民国元年),任大总统府咨议、江苏都督府参谋厅厅长。
而且我们知道 滦州兵谏是1911年11月2日左右,吴禄贞被刺是11.7 南京战役是11.7-12.1
这形成了一个矛盾,那为什么陈其采会去泄密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的密谋呢?前面说陈其采兄弟政见不合显然是有问题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在一个月前后相连的的时间内政治见解就会180度变化?
他显然始终是一个革命党,否则吴禄贞怎么会那么大意呢?大意不到这种程度吧,吴禄贞也是一时人才。
我做了两个猜想。
一、陈其采本来就是革命党,但是我们知道张绍曾是一个康梁派,从后来的滦州兵谏我们也看到,他提出的是立宪主张。吴和蓝都是倾向革命派,但是滦州是20镇主力。张的意见非常重要。吴和张交涉的时候,张肯定是建议立宪的。但是吴的兵力不足,所以吴要拖动张。
那么如果是陈其采见张不坚定。有可能。
1,佯作告密,实际是反间计,迫使张绍曾表态。
2,因为张坚持立宪态度。陈觉得如果张成功,立宪成功会阻碍革命的进行。
这两点才应该是陈其采告密的出发点吧。
而且后来陈其采还在石家庄会见过吴禄贞。如果陈其采只是告密,他怎么再去见吴禄贞呢?吴禄贞还和他谈什么呢?我觉得这时候是陈其采在求得吴禄贞的谅解可能更和情理。
但是这只是我的猜测。手头能找到的资料很少。希望各位斧正,或者能够提供些资料证据。
--
FROM 218.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