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魏晋兴亡缘由
这么看谈玄对于提高士族的政治、文化影响力,弱化皇帝的权威地位,
提升士族的文化地位,还是有作用的。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魏晋兴亡缘由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Feb 15 20:33:26 2013), 站内
:
:
:
: 读《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
: 西晋是统一王朝中最弱的一个,不仅是从事后诸葛亮看,在当时也有迹象。西晋的统一
: ,只是形式上的统一,类似蒋_公27年统一中国。从二陆兄弟入洛受到的待遇就可以看出
: 这一点。在当时,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无过于联合乃至融合各前政权的统治集团。唐
: 太宗对关东的魏征、徐世绩,对南朝的萧、陈,就是典范做法。而东吴应该联合的人物
: ,论身份论才能都无过于二陆,但二陆入洛的遭遇,就是地方前政权代表人物在西晋朝
: 廷遭遇的代表。可见西晋有统一之名却并无统一之实。无怪乎后来元帝在建康即为,还
: 念叨"寄人国土"。
:
: 魏晋统一蜀、吴,也是内因所由,非统治者有进取心。魏国力远高于蜀吴,但长期攻少
: 守多,内部统治集团在文帝明帝以后表现出极其缺乏进取心。灭蜀是出于司马昭代魏的
: 需要,灭吴是出于晋武帝压服司马攸的需要。而灭蜀的功臣邓艾、灭吴的功臣王濬,都
: 在建功后立即遭打压,反而得攻的是贾充、钟会(如果他不意外造反)这样的人物。因
: 为这些人都不是魏晋统治集团的圈内人。司马代魏的过程,以牺牲进取心开拓力包容性
: 为代价换取稳固的支持,在魏朝上层建立了一个很狭隘的司马氏集团。这个集团不同于
: 汉末的至少是相对清明广泛的党人士族,要封闭狭隘得多,但是它能认可和支持司马氏
: 的禅代行为。然而这个集团连自己的下层英雄人物邓艾、王濬都不能接受,更何况二陆
: 了。凭晋武帝的本事,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南京国民政府性质的西晋政权
: ,在内乱及外族打击下毁于一旦,就不足为奇了。
:
: 玄学,就其原本的政治意义来说,实际上是汉末党人清议的替代品。汉末党人清议,是
: 政治性的,以品评人物为主,主要目的是制造舆论,提高其代表人物的意识形态地位。
: 而玄学起初也是一样,代表事件就是青龙浮华案。但与汉末党人清议的参与主体和内容
: 都不同了。汉末党人清议,还是州郡有一定正义感的才俊人物对政治的公共议论。而青
: 龙浮华案则完全成了贵族子弟小圈子里的权贵沙龙聚会,为的是迅速提高贵族子弟的地
: 位为接班掌权垄断政权作准备。好比如今官二代跑到耶鲁伊顿拿文凭一样(我有民主学
: 历证你丫有吗)。虽遭明帝打击但由于其滋生环境存在,很快春风吹又生了,在两晋之
: 际盛极一时。实际上,虽然曹操号称以法家起家,文明二帝也有些法家色彩,但曹丕立
: 国仍是以儒家特别是汉末士族的经学意识形态为主。曹魏与司马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 不是法、儒之争,而是儒家经学内部郑玄、王肃两派之争。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7.223.9.*]
--
FROM 221.219.86.*
另,我觉得士族集团之所以从汉末开始兴起,数百年屹立不倒,在于其
在下层民众中有一定的支持度(其基础主要是文化垄断)。这与本朝官二代在民众
中毫无影响力有本质区别。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魏晋兴亡缘由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Feb 15 20:33:26 2013), 站内
:
:
:
: 读《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
: 西晋是统一王朝中最弱的一个,不仅是从事后诸葛亮看,在当时也有迹象。西晋的统一
: ,只是形式上的统一,类似蒋_公27年统一中国。从二陆兄弟入洛受到的待遇就可以看出
: 这一点。在当时,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无过于联合乃至融合各前政权的统治集团。唐
: 太宗对关东的魏征、徐世绩,对南朝的萧、陈,就是典范做法。而东吴应该联合的人物
: ,论身份论才能都无过于二陆,但二陆入洛的遭遇,就是地方前政权代表人物在西晋朝
: 廷遭遇的代表。可见西晋有统一之名却并无统一之实。无怪乎后来元帝在建康即为,还
: 念叨"寄人国土"。
:
: 魏晋统一蜀、吴,也是内因所由,非统治者有进取心。魏国力远高于蜀吴,但长期攻少
: 守多,内部统治集团在文帝明帝以后表现出极其缺乏进取心。灭蜀是出于司马昭代魏的
: 需要,灭吴是出于晋武帝压服司马攸的需要。而灭蜀的功臣邓艾、灭吴的功臣王濬,都
: 在建功后立即遭打压,反而得攻的是贾充、钟会(如果他不意外造反)这样的人物。因
: 为这些人都不是魏晋统治集团的圈内人。司马代魏的过程,以牺牲进取心开拓力包容性
: 为代价换取稳固的支持,在魏朝上层建立了一个很狭隘的司马氏集团。这个集团不同于
: 汉末的至少是相对清明广泛的党人士族,要封闭狭隘得多,但是它能认可和支持司马氏
: 的禅代行为。然而这个集团连自己的下层英雄人物邓艾、王濬都不能接受,更何况二陆
: 了。凭晋武帝的本事,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南京国民政府性质的西晋政权
: ,在内乱及外族打击下毁于一旦,就不足为奇了。
:
: 玄学,就其原本的政治意义来说,实际上是汉末党人清议的替代品。汉末党人清议,是
: 政治性的,以品评人物为主,主要目的是制造舆论,提高其代表人物的意识形态地位。
: 而玄学起初也是一样,代表事件就是青龙浮华案。但与汉末党人清议的参与主体和内容
: 都不同了。汉末党人清议,还是州郡有一定正义感的才俊人物对政治的公共议论。而青
: 龙浮华案则完全成了贵族子弟小圈子里的权贵沙龙聚会,为的是迅速提高贵族子弟的地
: 位为接班掌权垄断政权作准备。好比如今官二代跑到耶鲁伊顿拿文凭一样(我有民主学
: 历证你丫有吗)。虽遭明帝打击但由于其滋生环境存在,很快春风吹又生了,在两晋之
: 际盛极一时。实际上,虽然曹操号称以法家起家,文明二帝也有些法家色彩,但曹丕立
: 国仍是以儒家特别是汉末士族的经学意识形态为主。曹魏与司马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 不是法、儒之争,而是儒家经学内部郑玄、王肃两派之争。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7.223.9.*]
--
FROM 221.219.86.*
主要还是当时士族势力太大,文化上有优势,隐隐凌驾于皇权之上了。
【 在 bingli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魏晋兴亡缘由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Feb 16 18:23:53 2013), 站内
:
: 前阵子看晋书,顾荣的经历有点意思,在八王之乱中两次差点死掉,在陈敏之乱中首鼠两端,曾犹豫考虑过陈敏是否是又一个孙策,跟着他有否可能成事而走祖父顾雍的道路,充分反映了江东士族在当时的微妙心理。然后被征调去中央政府,在徐州听说北方大乱而观望不前,发现朝廷命徐州刺史派兵押解他去,吓得马上连夜坐船返回江东,不少后来的南渡名士也是类似地看北方大乱而不听从朝廷征调入朝,从而保全性命家族,不过某种意义上也说明西晋的正统号召力不是很强。顾荣死得有点早,司马睿还没称晋王呢。
:
: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 热兵器时代,有枪有炮才算有军政势力
: : 冷兵器时代不同,有能控制的组织化的人口资源就是军政势力
: : 吴中大姓,部曲动辄数千,一变而为家兵,
: : 陈敏之乱中,顾荣的作用可见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60.168.70.*]
--
FROM 221.2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