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刘邦为魏人尚存疑
刘邦为魏人尚存疑
刘邦为魏人的主要依据来自《史记》集解和《汉书》,而集解很可能也采用的是汉书的说法:
《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则有秦、晋、梁、荆之巫,世
祠天地,缀之以祀,岂不信哉!由是推之,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
但刘邦为魏人尚有疑点:
一、文化疑点
刘邦作为魏人在大梁长到31岁,但刘邦绝口不提自己的魏人身份,身上全是沛县文化、习惯,所交之人也均为沛人,与大梁没有什么联系。
(1)(刘邦)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後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2)高祖令戚夫人楚舞,自为楚歌,是楚人之歌声也。
(3)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4)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二、身份疑点
根据《汉书》,刘备之祖为“丰公”,刘邦迁丰时31岁,则其祖至少65岁左右,尚为“丰公”,地位应是不低,刘氏家族在丰也应较有影响力。但从史书记载来看,刘邦家族至多算是富户,在丰的地位并不高。
(1)吕氏家族看不起刘邦: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2)宗族势力弱:刘邦起兵,刘氏宗族中能协助其的只有刘贾、刘交两人而已。
(3)在丰影响力弱:雍齿以丰降魏后,刘邦数攻丰不克,说明他在丰并无多少号召力。
后来刘邦自己也说,“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4)诸子命名看不出文化传统:父曰太公,母曰刘媪,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高祖名季。
因此我怀疑刘邦出自大梁刘氏,只是汉朝为抬高刘邦家世出身的牵强附会,刘邦有可能并不
属于自大梁迁往丰邑的刘氏。
--
FROM 221.219.86.*
信陵君列传: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
布还,为公子置守蒙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为魏人尚存疑
: 刘邦为魏人的主要依据来自《史记》集解和《汉书》,而集解很可能也采用的是汉书的说法:
: 《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
: ...................
--
FROM 27.223.9.*
高祖十二年,十二月,
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更像是对信陵君的个人崇拜。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刘邦为魏人尚存疑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Feb 16 20:46:40 2013), 站内
:
: 信陵君列传:
:
: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
: 布还,为公子置守蒙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
: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刘邦为魏人尚存疑
: : 刘邦为魏人的主要依据来自《史记》集解和《汉书》,而集解很可能也采用的是汉书的说法:
: : 《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7.223.9.*]
--
FROM 221.219.86.*
陈胜张楚是刘邦的法统所在,
当时人看来,张楚是在秦汉之间的一个正统王朝
马王堆出土的一些文献都是以张楚为正朔的
这些都不是对个人的崇拜
至于信陵君,关键是微时知其贤这一条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祖十二年,十二月,
: 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 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 ...................
--
修改:bearn FROM 27.223.9.*
FROM 27.223.9.*
刘邦在魏地30年没什么积累,到了沛县十几年倒是交了一堆朋友,
文化、习惯上也喜欢沛县,看来他确实属于大器晚成型的。
在沛县过的比较爽。
或者刘邦实际年龄没那么大?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刘邦为魏人尚存疑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Feb 16 21:07:40 2013), 站内
:
: 陈胜张楚是刘邦的法统所在,
: 当时人看来,张楚是在秦汉之间的一个正统王朝
: 马王堆出土的一些文献都是以张楚为正朔的
: 这些都不是对个人的崇拜
: 至于信陵君,关键是微时知其贤这一条
: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高祖十二年,十二月,
: : 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 : 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 : ...................
:
: --
:
: ※ 修改:·bearn 于 Feb 16 21:09:56 2013 修改本文·[FROM: 27.223.9.*]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7.223.9.*]
--
修改:bearn FROM 27.223.9.*
FROM 221.219.86.*
主要是之前没出现过这种临时短命但从某种意义上又有一定正统性的政权吧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胜张楚是刘邦的法统所在,
: 当时人看来,张楚是在秦汉之间的一个正统王朝
: 马王堆出土的一些文献都是以张楚为正朔的
: ...................
--
FROM 60.168.70.*
刘邦生年有异说
另外,迁丰的这批大梁人,迁丰时间也有可能不是在秦灭魏的时候BC225年
而是魏安熹王末年向东扩地的时候BC247-243年以后不久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在魏地30年没什么积累,到了沛县十几年倒是交了一堆朋友,
: 文化、习惯上也喜欢沛县,看来他确实属于大器晚成型的。
: 在沛县过的比较爽。
: ...................
--
修改:bearn FROM 27.223.9.*
FROM 27.223.9.*
这两个学说倒是逻辑上更容易说通。
不过刘邦在魏地,好像除了听过信陵君的故事以及跟张耳混过,
其他的积累确实不多,也足见他出身不高。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刘邦为魏人尚存疑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Feb 16 23:25:22 2013), 站内
:
: 刘邦生年有异说
: 另外,迁丰的这批大梁人,迁丰时间也有可能不是在秦灭魏的时候BC225年
: 而是魏安熹王末年向东扩地的时候BC247-243年以后不久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刘邦在魏地30年没什么积累,到了沛县十几年倒是交了一堆朋友,
: : 文化、习惯上也喜欢沛县,看来他确实属于大器晚成型的。
: : 在沛县过的比较爽。
: : ...................
:
: --
:
: ※ 修改:·bearn 于 Feb 16 23:26:12 2013 修改本文·[FROM: 27.223.9.*]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7.223.9.*]
--
修改:bearn FROM 27.223.9.*
FROM 221.219.94.*
感觉还是不能说明太多,毕竟信陵君名气很大,又不是本地人才知道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胜张楚是刘邦的法统所在,
: 当时人看来,张楚是在秦汉之间的一个正统王朝
: 马王堆出土的一些文献都是以张楚为正朔的
: ...................
--
FROM 60.186.17.2
刘邦应该是在沛县出生,后来犯了事跑去魏地和张耳混,听到当地人说公子的故事
开始英雄崇拜。。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在魏地30年没什么积累,到了沛县十几年倒是交了一堆朋友,
: 文化、习惯上也喜欢沛县,看来他确实属于大器晚成型的。
: 在沛县过的比较爽。
: ...................
--
FROM 113.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