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燕国小力弱,不能以小吞大。如果秦始皇不能尽灭六国,弄不好也会被其他国家联合干涉,吐出强占关东的地盘。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燕攻齐不下的原因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r 7 09:18:13 2013), 站内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bearn (秉烛堂主), 信区: History
: 标 题: Re: 赵灭中山的大国博弈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r 7 09:17:58 2013), 站内
:
: 乐毅并不是燕昭王招贤纳士招来的无名之辈,而是很早就在赵国当大臣了:
:
: 赵策三
:
: 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赵王曰:"今无约而攻齐,齐必仇赵。不如请以河东易燕
: 地于齐。赵有河北,齐有河东,燕、赵必不争矣。是二国亲也。以河东之地强齐,以燕
: 以赵辅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天下以破齐也。"王曰:"善。"乃以河东易
: 齐。楚、魏憎之。令淖滑、惠施之赵,请伐齐而存燕。
:
: 可见,在BC314年齐破燕时,乐毅已在为赵武灵王策划存燕之策。同年赵武灵王派乐池送
: 公子职回燕即位,是为燕昭王。乐池也是来自灵寿乐氏,很可能是乐毅的亲戚。灵寿乐
: 氏这个赵国家族从燕昭王即位之初就参与了燕国政治。后来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赵
: 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在济西之战以前,乐毅是身兼赵、燕两国军队的统帅。
:
: 五国攻齐,领导者是秦相魏冉,魏相孟尝君,赵权臣李兑这三巨头,燕昭王还排不上号
: 。燕军的重要性也不高于赵军。只是在济西之战以后,其他四国军队都按约定各自瓜分
: 齐国领土,燕军独深入攻入临淄。《资治通鉴》此处记载燕军占领了齐国全境是错误的
: 。实际上燕军只是占据了临淄到琅琊这一带齐国的东部腹地,其他地区按照约定:济西
: 为赵所占(以高唐为中心),定陶为秦所占(作为魏冉个人的封国),西南部的平陆和
: 宋地为魏所占,徐州(薛地)为鲁所占,淮北为楚所占,包括莒在内的东南部地区也在
: 楚的势力范围。各国消化这些地区都花了好几年时间,绝非一时俱下,比如赵世家记载
: :
:
: 十六年(BC283年),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
: 十七年(BC282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而秦怨赵不与已击齐,伐赵,拔我两城。
:
: 十八年(BC281年),秦拔我石城。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魏氏。大潦,漳水出。魏
: 冉来相赵。
:
: 十九年(BC280年),秦败我二城。赵与魏伯阳。赵奢将,攻齐麦邱,取之。
:
: 二十年(BC279年),廉颇将,攻齐。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
:
: 齐国亡国,从BC284年至BC279年,共五年。而赵军攻齐也连续五年不休,其他各国情况
: 应该也类似。这些地方,有的从此被各国割占,如定陶,宋地,淮北,有的在齐复国后
: 其中一部分协议归还了齐国,如济西。
:
: 《说苑》中有一句话,描述了燕军攻占齐国的准确情况:"昔燕攻齐,遵雒路,渡济桥,
: 焚雍门,击齐左而虚其右,王歜绝头乎杜山,公孙差格死于龙门,饮马乎淄渑,定获乎
: 琅琊,王与太后奔乎莒,逃城阳之山。"燕军从临淄一路追击到琅琊,歼灭了齐军主力,
: 齐军残余退保即墨城据守。燕所占齐地为"七十馀城",而齐威王初年齐即有"百二十城"
: ,经三代扩张,齐闵王时已远超此数,可推测燕所占齐地远非全部。
:
: 既然燕国初始并非攻齐主力,只是因为燕昭王的个人意志以及一些偶然因素深入齐国占
: 领了齐国腹地,那么燕国对齐国的占领,自然也要受制于国际形势和各国的态度。那么
: BC284年至BC279年国际形势如何呢?
:
: BC283年,五国阵营在破齐后迅速解体。秦攻魏至大梁,燕赵救魏,困秦军于林中,秦向
: 求和。
:
: BC282年,赵燕与魏反目,乐毅将赵师攻魏,同时秦攻赵拔藺、祁。
:
: BC281年,秦攻赵拔离石,赵继续攻魏,魏决河水阻赵军。
:
: BC280年,赵魏停战,秦攻赵二城。
:
: BC279年,秦赵会于澠池,停战。
:
: 可见,一方面燕军除了围攻即墨,徇齐地之外,还要照顾到中原战局。BC282年,赵攻魏
: ,史记明言统帅为乐毅;BC283年燕赵救魏,两军统帅有可能也是乐毅。乐毅一直是身兼
: 燕赵两国军队的统帅的。这可能也是他一直未能集中精力攻破即墨的原因之一。
:
: 《燕策二秦召燕王》中有一段话形象的说明了这期间秦国对燕赵占齐地的态度:
:
: 秦欲攻齐,恐天下救之,则以齐委于天下曰:'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
: 攻寡人者三。有齐无秦,无齐有秦,必伐之,必亡之!'已得宜阳、少曲,致蔺石,因以
: '破齐'为天下罪。……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已]得
: 讲于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适燕者曰:'以胶东。'适赵者曰:'以济西
: 。'
:
: 可见,秦国虽然是破齐的主谋,但在破齐后却并不认可燕赵对齐地的占领,从BC283年起
: 即不断要求燕赵退出齐地,还拉上魏国一起施压。这也是对燕国吞并齐地的阻碍。
:
: 楚国在BC284年曾派出卓齿救齐,卓齿虽然在进驻莒城后,杀了齐闵王,被齐人赶走,但
: 从中也可以看出莒作为楚国的势力范围,是受到一定保护的。燕军如果进攻莒,可能会
: 遭到楚国的反对。因此五年间燕军没有进攻过莒,使莒一直有一个齐国的流亡政权存在
: 。
:
: 最后,即墨城作为齐国的资源丰富的大后方基地,即墨军作为齐军精锐,也是其能够坚
: 守五年最终反攻复国成功的重要因素。
:
:
: 【 在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的大作中提到: 】
: : 燕国是咋从权之败中迅速恢复的?虽然是联军攻齐国,但是才十年燕国就具备了组织联军
: : 的能力?再者,燕昭王的“小心翼翼”是有拖慢联军的进攻速度吗?导致到他死即墨和莒
: : 还攻不下,虽说齐国还有五分之二的地盘儿吧,是不是如果即墨被拿下了,一个莒也就独
: : ...................
:
: --
:
: ※ 修改:·bearn 于 Mar 7 09:25:23 2013 修改本文·[FROM: 112.224.65.*]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2.224.65.*]
--
修改:bearn FROM 112.224.65.*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