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策四
赵使赵庄合从,欲伐齐。齐请效地,赵因贱赵庄。齐明为谓赵王曰:"齐畏从人之合
也,故效地。今闻赵庄贱,张懃贵,齐必不效地矣。"赵王曰:"善。"乃召赵庄而贵之。
BC317-313年,韩赵魏楚燕五国合纵,其领导者为楚相昭阳,魏相田文,韩相公孙衍,据
此策则赵国为赵庄,燕国可能即是燕相子之。BC317年合纵成立后,除了秦国,齐国也是
打击对象。BC317年在五国攻秦的同时,齐宋攻魏,败赵魏军于观泽,三晋欲伐齐,当在
此后。故此策发生于BC317-313年之间。据赵世家,BC313年,秦攻赵拔藺,虜將趙莊。
BC316-314年赵连年败于秦(BC316年秦取我西都、中陽,BC315年秦敗我將軍英),至此
主持合纵者赵庄被俘,赵武灵王此后即脱离了合纵阵营。张懃,可能为赵庄政敌,反对
攻秦攻齐者。
齐明为策士,五见于战国策。
东周策
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宝,令
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不若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东周之兵不急西周
,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趣我攻西周。西周宝出,是我为楚、韩取
宝以德之也,西周弱矣。"此策以楚韩为一方,当发生于BC308-306年秦攻宜阳前后,其
时韩求救于楚,楚出兵救韩而不进,留于山南,临两周。西周与东周发生冲突,西周欲
加入楚韩,送宝于楚,请求楚军助攻东周。此策可见东周实力强于西周。
齐策六
齐以淖君之乱秦。其后秦欲取齐,故使苏涓之楚,令任固之齐。齐明谓楚王曰:"秦
王欲楚不若其欲齐之甚也。其使涓来,以示齐之有楚,以资固于齐。齐见楚,必受固。
是王之听涓也,适为固驱以合齐、秦也。齐、秦合,非楚之利也。且夫涓来之辞,必非
固之所以之齐之辞也。王不如令人以涓来之辞谩固于齐,齐、秦必不合。齐、秦不合,
则王重矣。王欲收齐以攻秦,汉中可得也。王即欲以秦攻齐,淮、泗之间亦可得也。"
此策多以"淖君之乱"为楚淖齿救齐杀齐闵王事,而系此策于BC284年以后,有误。齐于B
C284年亡国后至BC279年复国,重要性都已大不如前,秦"欲齐之甚"的可能性不大,也与
齐明活动年代相距较远。"齐以淖君之乱秦"句应有脱漏或错字,不可解。策文称"秦王欲
楚不若其欲齐之甚也",又称"汉中可得也"、"淮、泗之间亦可得也",当在BC306年楚力
图收复汉中,而齐、秦尚未开始攻楚之时。
楚策四
齐明说卓滑以伐秦,滑不听也。齐明谓卓滑曰:"明之来也,为樗里疾卜交也。明说
楚大夫以伐秦,皆受明之说也,唯公弗受也,臣有辞以报樗里子矣。"卓滑因重之。
此策当发生于BC306年或稍后。BC306年以后,樗里疾任秦相,昭滑灭越后回楚国,开始
主持政事。此策中樗里疾、昭滑分别在秦楚主政,齐明称"为樗里疾卜交"当为诓辞,实
际应是来楚国策划合纵之事的。
韩策二
齐明谓公叔曰:"齐逐几瑟,楚善之。今楚欲善齐甚,公何不令齐王谓楚王:'王为我逐
几瑟以穷之。'楚听,是齐、楚合,而几瑟走也;楚王不听,是有阴于韩也。"
策当发生于BC299年或稍后。BC299年以后,齐魏立韩公子咎为韩王,逐太子几瑟奔楚,
公叔主韩政。齐明献策公叔要求楚逐几瑟,以稳固其地位。
纵观以上五策,齐明游说对象前后有赵武灵王,东周君,楚怀王,昭滑,公叔,虽跨三
国,但都是为了维护合纵派的利益。可见齐明为合纵派策士。
--
FROM 112.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