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
: 《尚书》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说:尧在位七十年,年老体衰时请四岳推举继承者。经过一番讨论,推举了鲧。尧要他治理当时危害甚大的洪水。鲧治水不成被废,四岳重新推举舜,理由是舜有盲目的父亲和不善良的母亲,弟弟又很骄傲,而舜与他们相处得很
:
: ...................
建立在扯淡基础上的扯淡。
--
FROM 211.99.222.*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从刑侦的科学的角度来说,陶寺遗址表达的信息只有:
: 4500年前左右,这里开始建立城市,4100年前,这座城市的规模已经非常巨大。然后,
: 这座城市被不知道谁推平了,城市原来的主人(也不知道是谁)大概是被灭了。
我很想问作者的是,挖掘结果为何要往尧舜禅让上套;
为何不往舜禹禅让上套?完全也可以套上嘛。
史记说得明白:
1.舜部族并无与尧部族冲突的记载;
2.舜在自己家族受到迫害;
3.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些仆从、若干财产给了舜,并观察舜的表现。
(这说明舜实际上住在尧的统治中心附近;可能是入赘)
4.舜在尧手下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最后才接班。
5.禹父被杀害。
所以完全可以说是舜在本部族受排斥,出走到了尧部族,
努力奋斗,当上附马,最后咸鱼翻身。
相应地,尧的统治中心虽然换了新领导舜,文化上仍是沿续的。
然后鲧部族兴起,与舜发生冲突,鲧失败被杀。
禹积蓄力量,终于获胜;因为旧仇,屠城报复。
如此这般,往舜禹禅让上套,可以套得更贴切。
--
FROM 211.99.222.*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看法是,根本就不应该套什么尧舜禹,在现阶段可以分别用部落A,部落B,部落C……来指代现在的考古发现、巨城遗址,等搞得差不多了之后,再来重写中原地区的上古史
同意。
即使将原文中的尧舜看作A,B一样的代码,还有一个问题:
如果说"舜"部族灭了"尧",那么陶寺文化晚期应当与三里桥文化有继承关系、
相似性。但原文中没说到底有多大程度的相似。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