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谢安与谢玄的对话
谢安与谢玄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
关于这一段话的寓意,尚没有统一的说法。
谢玄比谢安小23岁,根据此一段记载的上下语境,发生此对话时,谢玄应该还是青少年。
则谢安也不到40岁,尚未出仕。当时谢氏出仕者为谢万,但谢安名气已大,而且也意识
到,为维持谢氏门户之不倒,自己恐怕必须要出仕。
(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
无处世意。
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
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籓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
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
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
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其实谢万未被废黜前,谢安已作为谢万的参谋辅助他。
万既受任北征,矜豪傲物,尝以啸咏自高,未尝抚众。兄安深忧之,自队主将帅已下,安无不慰勉。谓万曰:“汝为元帅,诸将宜数接对,以悦其心,岂有傲诞若斯而能济事也!”
我认为,谢安此话问的是诸子侄辈未来的职业理想,谢玄敏锐的察觉到谢安不得不出仕的
心思,他回答的意思就是人才就应该进入朝堂,以光耀家族门庭,甚合谢安心意,于是为谢安所重。
--
修改:forgauss FROM 61.48.214.*
FROM 61.48.214.*
我觉得以当时的政治背景,谢安还到不了关心皇帝家事的地步。
首先,当时谢氏根本不是一等士族,最多只算藩镇士族,谢尚、谢奕
均靠守边、平衡上下游势力,获取政治影响力,在中枢没有什么势力。
所以当时谢氏首先关心的应该是如何提高家族地位至执政士族,
而不是关心与皇帝的关系。
其次,在谢奕死后,谢氏已出现家族危机,谢万有文采但无实干之才,
在豫州并不得人心,而桓温又对豫州虎视眈眈,北方更面临慕容俊、慕容恪
的巨大威胁,一旦谢氏失去起家资本豫州(事实也是如此),谢氏就有可能
面临被赶出东晋主流士族行列的威胁。
所以当时谢安最首要考虑的是如何维持谢氏家族的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
作为家族最长者的自己,违反之前奉行的一贯原则来出仕。
实际上,谢安出仕这件事,后来在士族圈内颇受诟病,很多人讥讽他之前
的避世是做样子。由此也足见当时谢安做出决策在心理上还是有很大的压力。
【 在 cannan (扁舟不系)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关于谢安与谢玄的对话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6 10:26:50 2013), 站内
:
: 我比较认可这里的人事是指皇帝的家事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谢安与谢玄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 : (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
: : 关于这一段话的寓意,尚没有统一的说法。
: : ...................
:
: --
:
: 油漆未干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5.236.9.*]
--
FROM 221.219.79.*
此段对话的理解还可参照当时的政治环境。
永和年间,是东晋时期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没有激烈的政治斗争与外敌威胁。
当时桓温控制上游的荆州、江州,朝廷控制豫州、徐州、扬州,保持一个相对
的稳定。会稽王司马昱为相,对士族也比较照顾,因此朝中崇玄、轻视事功
的风气也比较严重。
谢安早年曾多次躲避出仕以获取高名,谢安之弟谢万作《八贤论》,“以处者
为优,出者为劣”。谢安以40多岁“高龄”出仕后,遭到士族朋友的讽刺挖苦,
中丞高崧乘酒戏安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
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与卿何?”谢安笑而不答。
桓温问谢安,远志何以又曰小草,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
出则为小草。”谢安甚有愧色。
可见谢安出仕是背负的很大的舆论压力的,而以家族门户计谢安又不得不出仕。
谢安内心矛盾,遂以隐语征求子侄辈的意见,是继续置身事外、保持高名、
静观其变,还是进入朝堂投入政治斗争中。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关于谢安与谢玄的对话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4 11:07:50 2013), 站内
:
: 谢安与谢玄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
: (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
:
: 关于这一段话的寓意,尚没有统一的说法。
:
: 谢玄比谢安小23岁,根据此一段记载的上下语境,发生此对话时,谢玄应该还是青少年。
: 则谢安也不到40岁,尚未出仕。当时谢氏出仕者为谢万,但谢安名气已大,而且也意识
: 到,为维持谢氏门户之不倒,自己恐怕必须要出仕。
:
: (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
: 无处世意。
:
: 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
:
: 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籓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
: 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
:
: 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
:
: 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
: 其实谢万未被废黜前,谢安已作为谢万的参谋辅助他。
:
: 万既受任北征,矜豪傲物,尝以啸咏自高,未尝抚众。兄安深忧之,自队主将帅已下,安无不慰勉。谓万曰:“汝为元帅,诸将宜数接对,以悦其心,岂有傲诞若斯而能济事也!”
:
:
: 我认为,谢安此话问的是诸子侄辈未来的职业理想,谢玄敏锐的察觉到谢安不得不出仕的
: 心思,他回答的意思就是人才就应该进入朝堂,以光耀家族门庭,甚合谢安心意,于是为谢安所重。
:
:
:
:
: --
:
:
:
:
: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
:
: ※ 修改:·forgauss 于 Aug 4 11:13:13 2013 修改本文·[FROM: 61.48.214.*]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61.48.214.*]
--
修改:forgauss FROM 61.48.214.*
FROM 61.4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