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东晋士族在中枢权力的衰退
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重点介绍了琅琊王氏、庾氏、郗氏、桓氏、
谢氏、太原王氏六大家族,但这六大家族中真正掌握中枢权力却不多,
只有琅琊王氏、庾氏、谢氏三家,桓氏长期作为地方藩镇势力,曾短期
进入中枢,但桓温死后又很快退出,郗氏、太原王氏更多的是作为皇权的附庸。
东晋一朝,长期掌握中枢权力只有以下寥寥数人:
王导——庾亮、庾翼兄弟——会稽王司马昱——桓温(短期)
——谢安——孝武帝、司马道子兄弟
由于桓温、谢安执政的时间都不长,可发现越往后士族在中枢的权力越来越衰弱,
持续时间越来越短,而东晋皇室及其亲族的权力越来越来,就其原因,是后来的
士族中越来越缺乏王导、庾亮这样政治能力、文化影响、野心兼具的强权人物,
桓温、谢安均有机会,但桓温文化上的影响力太弱,仅凭军功难以服众;
谢安则权力欲不重。
士族在中枢权力的衰退也反应了士族人才的凋零与影响力的逐渐下降。
--
FROM 61.48.209.*
本来单单士族影响力下降,刘裕之辈是没机会的。
但偏偏士族自己打的不亦乐乎,最后同归于尽,
不仅自身实力大损,而且名望也丧失殆尽,
这才给了刘裕这些低等士族、军功实力派以机会。
【 在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给了刘裕这样的人以出头的机会?
--
FROM 221.219.86.*
门阀政治和皇权政治一样,主要还是靠人才队伍,一旦人才队伍
跟不上,其统治也就到头了。
【 在 cind (枫凌十四--天使军信使)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状况也同北方政治势力逐步整合,东晋所遭遇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有关
--
FROM 221.219.86.*
主要是凭才能。
如庾亮死后由其弟庾翼接班,桓温死后继承者是其幼弟桓冲而非世子桓玄,
谢安特别看重侄子谢玄而非儿子谢琰。
而且士族权力的发展也与族中杰出人物的生死密切相关,如庾亮、庾翼、庾冰兄弟
死后,庾氏中无拿的出手的人才,于是被排除出中枢,逐渐衰落。
谢安死后,谢石、谢玄早死,谢琰被孙恩所杀,谢氏也就退出权力中心了。
桓氏在桓温、桓冲诸兄弟死后,第二代能力差,所以长期蛰伏,桓玄因缘际会
有独揽大权的机会,但因能力不行,很快被刘裕、刘毅等低等士族所灭。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东晋士族在中枢权力的衰退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12 22:38:56 2013), 站内
:
: 有一个问题,这种士族的内部是如何推举代言人,作为士族的代表进入中枢的?
: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重点介绍了琅琊王氏、庾氏、郗氏、桓氏、
: : 谢氏、太原王氏六大家族,但这六大家族中真正掌握中枢权力却不多,
: : 只有琅琊王氏、庾氏、谢氏三家,桓氏长期作为地方藩镇势力,曾短期
: : ...................
:
: --
:
※ 修改:·forgauss 于 Aug 13 20:19:29 2013 修改本文·[FROM: 221.219.65.*]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8.186.202.*]
--
修改:forgauss FROM 221.219.65.*
FROM 221.2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