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022签到]明君最多的是汉朝,那昏君最多的是哪个朝代?
数量上应该是汉朝最多。比例的话,西汉的话应该是,加上东汉一堆小皇帝拖后腿情况不好说。
【 在 xiaowei78 (捣浆糊)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算福利?
: 毛都没有啊
: 话说,汉朝真是明君最多么?
: ...................
--
FROM 60.176.249.106
隋朝算上李渊捧的那个小皇帝应该是三个吧,1/3,西汉不止
【 在 zhouzh11 (万鹤居士)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例的话,隋朝不知怎样...
--
FROM 60.176.251.143
差远了,一个做了详尽计划再去做,一个拍脑瓜就干(比如两人同是征伐高丽);想到一个知道亡羊补牢适可而止,一个一路走到死不知调整;一个只是大概做了作战总体规划,一个去亲自去战场游行装逼;面对乱局,六七十岁的老人有所担当,面对现实去掌控大局,正值壮年的却躲在扬州温柔乡里卖醉……
要说接受的牌,杨广的还要好一些,开皇之治几乎达到盛唐水平,而文景之治人口经济等指标其实还是不如后来的,只是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而且还是以暂时搁置问题换来的发展,矛盾迟早要上台面;刘彻面对的形势还是比较复杂的,削藩可未必就是顺水推舟,弄不好的话,可能就是中唐的局面,刘彻政治创新颇多,对后世影响很大。
【 在 xiaowei78 (捣浆糊)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广和刘彻有的一拼吧
--
修改:Demigod FROM 60.176.251.143
FROM 60.176.251.143
离打赢还很远吧……当时是有可能打下辽东城,但高句丽有176座城池。修大运河和建东都是必然选择,其实北周已经开始筹备东都建设了,国家中心东移,确实客观上需要一个大城市在东边
【 在 zhouzh11 (万鹤居士)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广是心气很高,目标很远大,但是抄之过急了(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运河,可以说是功在千秋了,建东都也对维护统一有重要意义。征高丽是个败笔,但据说后来那次也快打赢了...当时山头多,有点风吹草动就炸锅了。
--
FROM 60.176.2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