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国也有科技——战后日本坦克发展史zz
“跪舔”二字过了,拿条核鱼来,11区就没辙了
90年前期,123工程还没啥结果,单车对抗90式,兔子有麻烦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世纪90年代前期,自卫队的海空装备土鳖都是要跪舔的,唯独主战坦克有一点不鸟日本的资本
--
FROM 218.30.179.*
平衡吧,坦克设计(其实任何设计都是如此)讲究的是平衡,火力、防护、机动力,
当然,还有造价、维护等等,如果过分突出某一项,就有可能削弱其他项。比如要
求火力猛,就要增大口径,相应的炮重、后坐力、弹药基数这些都会恶化,防护和
机动力也会受影响。
回到这里的问题,动力增大后,发动机重量/体积/造价/维护/可靠性都会恶化,坦
克车体留给动力模块的空间是有限的,坦克发动机有个指标叫“功率密度”,即一
立方米体积所能发出的马力。这个数值基本已经是目前技术的极致了吧。
【 在 enz (2012.2.29已过,八年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看到这些主战坦克的发动机都是1500马力的,这是个啥制式规格么?
: 就不能努把力,把动力增大点?
--
修改:darth FROM 114.246.99.*
FROM 114.246.99.*
正解,装甲技术对防破甲弹(化学能)的确有突破
对动能弹进展不大。
装甲越搞越厚,质量越来越大,全向防护搞不起,只好重点放在
正面防御。然而攻击技术五花八门,自顶攻击几乎要了坦克的卿
命了....
最近几年正儿八经搞新坦克的,大概只有兔子了
【 在 bluecloud (布鲁·克劳德)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的话,装甲技术在战后近70年里没有发生革命……
: 仅以对抗动能穿甲弹的防御能力来说,这70年的进步很微小
: 等质量衡量防御效果的话,最新的复合装甲防御效果也只相当于均质钢的1.1x倍
: ...................
--
FROM 218.30.179.*
二战时,顶级坦克在1000米距离内对轰,估计装甲还能抗住
现在,顶级坦克对抗,1000米内,谁都扛不住对方一炮
以上只是印象,可能有偏差,需要具体数据支持
【 在 punishment (0x5f3759df) 的大作中提到: 】
: 装甲和弹药是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关系
: 这么说的话等于说弹药发展也很慢了
--
FROM 218.30.179.*
随便搜一下:
二战的虎式坦克:
火炮穿深:(30度击中)50%概率击穿,1000m距离,高质量靶板:138mm
装甲:正面 102mm(9度),炮盾150mm(0度)
M1A2
火炮穿深:870mm
装甲:正面 600mm(均质钢装甲)
以上数据只是网上简单搜的,穿深,等效均质钢装甲这些都有很多说头,
以上数据并不能简单比较。
【 在 darth (老d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二战时,顶级坦克在1000米距离内对轰,估计装甲还能抗住
: 现在,顶级坦克对抗,1000米内,谁都扛不住对方一炮
: 以上只是印象,可能有偏差,需要具体数据支持
: ...................
--
FROM 218.30.179.*
赞数据和详细解释
我也简单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对于火力而言,在同样的口径下,通过优化内弹道、
发射药、弹丸等方法,穿甲弹的穿深进步很大;而装甲防护力的提高,只能靠简单
加厚加重(对防动能弹而言),这就是之前所说,防护力的提高,在坦克三要素里
进步最慢的原因。
当然,虽然装甲进步慢,坦克“陆战之王”的地位并没有被动摇,这是另一个话题。
【 在 punishment (0x5f3759df)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题目是“战后以来三大性能中装甲并不是发展最慢的”。您说的这个情况,乍看相关,但是实际上跟我的题目不冲突。容我解释。
: 要解释这个题目,首先要明了二战坦克和现今坦克的区别。二战有轻中重,现在只剩主战坦克。一般的解法,是说中型和重型合并成为主战坦克。但是在我看来,不如说重型坦克被淘汰。这是因为二战重型和中型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型只看重正面防御,而重型坦克是全向防御。现在的主
: 重型坦克被淘汰一方面是因为战后不再有突破筑垒地域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防护需求提高,在车辆自重许可范围内不再能够满足全向防御的需要。兵法云守不足攻有余,矛盾的天平本来就是偏向于矛的一方。假如矛盾均衡发展,由于盾的一方要无所不备,天然的就要吃亏。战舰
: ...................
--
修改:darth FROM 218.30.179.*
FROM 218.3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