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不在德国一边 (转载)
去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法俄两个敌人其实都是铁血招惹来的。
【 在 forgau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德皇抛弃了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
--
FROM 59.174.147.*
看书……那书网上有电子版。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展开说说?
: 一般认为普法战争后,俾斯麦竭力阻止德国军方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冲动,就是因为不想往死里得罪法国,但是他已经拉不住德国这头狂奔的烈马了
:
--
FROM 219.140.240.*
bismarch外交政策的基础是三皇同盟,孤立法国。奥俄在巴尔干的根本利益冲突决定了前者破产。后者怂恿法国在欧洲以外扩张从而拉拢了意大利。三国同盟及对罗保障都隐含了对俄条款(虽然名义上是防御性质),最终导致了法俄结盟。是这个政策本身无法延续下去,他才滚得蛋。
【 在 forgau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国俾斯麦肯定是要遏制的,但对俄国,俾斯麦还是拉拢的。
: 其底线是至少不让俄国倒向法国。
:
--
FROM 59.173.238.*
本质是无法解决奥—俄和奥—意矛盾,必然结果是跟奥绑一起找死。三国同盟的防御性条文正是一战意大利摆脱同盟的理由。所以祸根根本就是bismarch种下的。自以为是去充当所谓仲裁者,然后把所有敌人团结起来了。
【 在 punishm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法国对俄投资德国没法拦得住吧
: 这个趋势下法俄结盟基本是必然的呀
:
--
FROM 59.173.238.*
不说了且去读书么……1890年没有续签再保证条约直接原因就是bismarch大嘴巴,深层次原因是1.德国自己妄图打通直达巴格达的通路,2.德国自己再加上奥的野心,在巴尔干和俄国的大斯拉夫直接冲突。P72-75用了几乎整四页就讲这事。
【 在 forgau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俾斯麦下台前,虽然德俄关系逐渐恶化,但至少面子上还过得去,
: 俾斯麦也在努力维持德俄关系不破裂。
: 但威廉二世即位后,直接接管外交,对俄外交策略改为晚打不如
: ...................
--
FROM 59.173.238.*
论找死……茜茜老公才是真活腻了。
【 在 forgau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德皇认为等死不如找死,结果就真的死了。
: : ※ 修改:·bluecloud 于 Jul 8 23:19:44 2014 修改本文·[FROM: 111.161.9.*]
--
修改:bluecloud FROM 111.161.9.*
FROM 59.17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