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孙经先和杨继绳就“饿死三千万”问题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上直接对
有没有人把文中提到的会议文章找来发出来?
如果有讲座内容更好
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研究很久了
关于其中西海固死人的问题,我有一定发言权,做过一些田间调查,孙老师的说法是对的
【 在 wolf3 (黑暗世界的黎赛留·人生悲喜剧)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于今年7月5日——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除邀请我国学者出席外,还邀请了若干西方学者与会。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在讨论这一议题时所谓“饿死三千万”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为此会议特别邀请孙经先、杨松林、杨继绳、曹树基等人与会,曹树基先生没有接受邀请,孙经先、杨松林、杨继绳先生接受邀请到会。这就形成了孙
: 7月6日下午,杨继绳先生首先发言。他发言的主要部分是认为孙经先教授在研究中使用的一个结论的数学推导是错误的。他在发言中承认了孙教授对《墓碑》的某些质疑是正确的。然后他情绪激动地说:孙经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红旗文稿》、《党建
: ...................
--
修改:fangyan FROM 110.52.156.*
FROM 110.52.156.*
我接触过北大、政法学法律,搞新闻的一些博士生和年轻老师,基本上反毛和逢共必反为主要思路,延续了八乘八前后的思潮。不知道我们国家文科教育是谁在主管?主要思路就是这些?
【 在 zhouzh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法律的,就没见过几个正常的,尤其是t大的。上次去实践,要不是怕给外人看笑话,几个哥们差点跟个法学院的奇葩翻脸了。
--
修改:huazhzhai FROM 71.188.120.*
FROM 128.112.33.*
这些原因有很多,我以前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现在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那些学生多以文科生为主,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压力顿减,把许多时间都放到了媒体上(比如网络和南方系传媒),而这些媒体上的主流声音都是反共、反政府,甚至是反中华的,这些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又什么都不懂但却表现得什么都懂(尤其是荷尔蒙分泌旺盛,又无处释放时就希望靠博眼球出风头吸引人时更是如此),觉得这些很新鲜,加上年轻时自己本身就很中二,所以就奉为圭臬,失去自我思辨能力,随波逐流;2.我国以前的教育重理轻文,高校扩招后的社会科学类专业又蓬勃发展,导致师资奇缺,使得一些不够格的老师混入高校,他们胸无点墨,之前自己又很屌丝,所以不得不用奇葩言论来遮掩自己的短处,显得自己好高大上,就跟以前言必称希腊一个德行,这使得学生在学校里成了精美的半成品;3.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加上中国近代的积贫积弱,在发展本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总觉得现在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而问题却是政府导致的,加上中国经济更多的融入全球化,西方国家的封锁减弱,与外界的交流更多,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更厉害,使得许多人把美国看作是天堂,中国看做是地狱,变成逢中必反;4.西方国家的支持和煽动(颜色革命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他们中有些人这样是拿钱干活;5.某些名人想更火某些不是很有名的人想成名,故意标新立异;6.部分领导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对老一辈的否定,使得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我个人觉得在舆论上,这是一场智商和道德的战争。
【 在 huazhz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接触过北大、政法学法律,搞新闻的一些博士生和年轻老师,基本上反毛和逢共必反为主要思路,延续了八乘八前后的思潮。不知道我们国家文科教育是谁在主管?主要思路就是这些?
:
--
FROM 59.6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