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日本战犯改造的话题
怎么我在精华区没有找到啊?
似乎小闹钟以前有过相关的论述,说好象当年确实对他们给予了不少优待,但是他们的改造也确实是彻底的,绝大多数回国后都成了亲中派的骨干力量。
但是我怎么找不到这篇文章了?
闹钟能再讲一下吗?
--
FROM 65.190.12.*
就是搜不到啊,用“战犯”做关键词搜索搜不到。
【 在 alarm (五毛五分五麻袋,来者不拒)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记得你说的是哪篇文章了
: 你在版面搜索一下?
--
FROM 65.190.12.*
是别的论坛上有网友对于当年过于宽大处理这批日本战犯很不满,说实话,我也有点不满。不知道该怎样讲道理说服。
【 在 alarm (五毛五分五麻袋,来者不拒)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没印象了,要不重新讨论吧。
: 是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故的佐佐木到一么?
: 此人是原关东军149 师团师团长,南京大屠杀期间担任第16师团步兵30旅团旅
: ...................
--
FROM 65.190.12.*
是,我也是有些类似的想法: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当年这个决策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做出的啊?可以查到的资料上显示的是总理决定的,但我感觉这样的事情很可能是经过主席点头的。
【 在 TCH (晃晃)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为什么要说服人家?
: 对那么多中低级战犯直接的屠杀凶手好吃好喝的养着本来就脑残
--
FROM 65.190.12.*
谢谢闹钟,也是在理。不过,善待没有问题,但是超标准、超规格真是有些让人无法接收啊:
据管理所护士长赵毓英回忆:“那个年代的生活非常差,一般的中国人能吃到粗粮就不错了。但从一开始,管理所就给战犯们粗粮细粮搭配着吃。不过,战犯们还不满意,他们先是拒绝吃粗粮,然后发展到绝食。后来周总理下了指示,给战犯吃细粮,还要抓好营养工作。”而后赵女士又多了一项工作——给战犯当营养师。每天多少维生素,多少蛋白质,都要仔细搭配。
1960年左右,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管理所工作人员吃“瓜菜代”,战犯伙食标准也没有降低。那时为了方便管理,伙食标准统一为每人每月25元。“每月20多元的伙食标准是什么概念?”管教员崔仁杰回忆道,“就是鸡鸭鱼肉管够吃啊,那时候一斤大米一毛多,一斤猪肉不到三毛钱。困难时期我一个月肉票只有几两的定量,饿得脚都浮肿了,下班时路过厨房闻着香味扑鼻,肚子咕咕真受不了。”
【 在 alarm (五毛五分五麻袋,来者不拒)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当时对日本统战的需要。一方面对这些人的罪行加以认定和审判,这些战
: 犯也全部表示悔罪并留下供状;另一方面对他们从轻发落、以示宽大,生活上
: 照顾、以示人道主义。在今天中日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这些战犯留下的供状依
: ...................
--
修改:cjohn FROM 65.190.12.*
FROM 65.190.12.*
国民党战犯的伙食费有每人每月25元吗?
【 在 alarm (五毛五分五麻袋,来者不拒) 的大作中提到: 】
: 四野留用人员的待遇显然比这批战犯丰厚得多
: 日本战犯在战犯管理所的待遇比国民党战犯并无差别
: 生活上是中灶或者小灶标准,病弱者配合治疗需要加强营养
: ...................
--
FROM 208.6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