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余英时:打天下的光棍——毛泽东与 - TCH (转载)
朱熹的历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东汉生死观
方以智晚节考
论戴震与章学诚 : 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
论天人之际 : 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
【 在 huazhzhai (h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余英时家庭环境对他观点的影响。
: 但是,余英时在人文学界这么高的地位,拿来那么多高档次的奖,除了他是钱穆的学生,总该有两把刷子吧。看了一些介绍,还是不知道什么是他有价值的贡献,有类似《人间词话》、《万历15年》或者《江村经济》那样的代表作,哪怕一两句名言也行。
--
FROM 27.223.9.*
只有第一本看过,讲南宋孝宗朝政治的,对南宋政治史和理学的起源的理解有新意
我也不知道什么叫“真正有价值的思想”
【 在 huazhzhai (h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面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能科普一二吗?
: 谢谢
--
FROM 27.223.9.*
你前面引的黄仁宇等也是一样,史学对社会主流本来就不该有干系,有干系(像文革时
那样)是不正常的,就变成神学了
至于比较,抛去意识形态因素,黄、余这样的人接触的是现代西方的文科训练,所以有
本领把学术著作写得好看耐读,吸引相关领域的外围读者,而49年以后的大陆同行多不
具备这种本领
【 在 huazhzhai (h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觉得这些人搞的,都是小众范围内的趣味,寻章摘句,重新解读,实在是对社会主流没有干系。
: 靠这个建立了些莫名其妙的名声,然后推销自己政治观点,影响社会。
: 而且他的学术文章也未必比陈伯达、范文澜、翦伯赞高尚,肯定没有后面的有社会影响。
: ...................
--
FROM 27.223.9.*
黄的书,中国和美国明史学会都不认可,根本不入学术主流,之所以影响大,就像我刚
才所说的,主要是写作技巧因素
中国文科学者只会写八股问的毛病,只有最近几年有所改善,之前每本书的目录基本闭
着眼睛都能猜出来(一XX,二YY,三ZZ),写作水平之劣和真理部有一拼,怎么在读者上
跟人家竞争?
你说的那个只是普及读物,我说的是学术著作,西方文科学者训练中包含把学术著作写
得好看的训练,至少不该写成八股
至于余的问题,套用一句罗素的话:“我更喜欢聪明的敌人,而不是愚蠢的朋友。”
【 在 huazhzhai (h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学对塑造大众的基本历史观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史记,鸦片战争和五四以后中国社会走向的解读。
: 黄仁宇对万历时期的解读现在普遍比较认可,相当于进入历史书。
: 现在国内学者历史书写得也很好看,有一套《帝国衰亡系列》四本,很好看也有深度。反而没有明朝那些事这样的地摊书有名气。
: ...................
--
FROM 27.223.9.*
至于第一点,正像刚才说的,那已经不仅仅是史学问题了,而牵扯到“神学”了
比如为什么太祖对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历史意义的构建,是正确的?而对WG历
史意义的构建就是错的?说到底是两个《决定》等政治会议文件来定性的,这可不是单
纯的史学问题,所以我觉得现在不适合讨论你说的“基本历史观”之类的问题
【 在 huazhzhai (h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学对塑造大众的基本历史观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史记,鸦片战争和五四以后中国社会走向的解读。
: 黄仁宇对万历时期的解读现在普遍比较认可,相当于进入历史书。
: 现在国内学者历史书写得也很好看,有一套《帝国衰亡系列》四本,很好看也有深度。反而没有明朝那些事这样的地摊书有名气。
: ...................
--
FROM 27.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