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i3721pp (第十个马拉松.出发),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大寨人均收入比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多接近一倍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Sep 13 15:43:50 2014), 站内
欢迎您来小岗村
朋友们: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沈浩精神诞生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凤阳县东部约28公里,京沪铁路、G36(宁络高速)高速公路、省道307、101线依村而过,距宁洛高速小岗出口仅15公里。现辖23个村民组,940户、3970人,村域面积2.25万亩,其中可耕土地面积1.9万亩。
小岗村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三十多年时间里先后诞生、孕育了“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1978年12月,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一份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大包干”,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因之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2004年2月,安徽省财政厅沈浩同志受安徽省委选派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在小岗村六年的时间里一心一意为小岗谋发展、为村民谋利益,使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于2009年11月6日猝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以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改革精神;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能力,赢得了小岗村民的衷心爱戴。沈浩精神同大包干精神一样,是小岗发展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引领着小岗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近年来,村两委以胡锦涛同志视察小岗村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小岗村调研时的指示,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省财政厅高度的重视与支持下,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全力实施“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民主和谐”的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8亿元、较上年增长20%,新建或改建项目3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9亿元、较上年增长20%,村集体经济收入410万元、较上年翻一番,村民人均纯收入10200元,全村旅游接待量突破83万人次。
2013年是小岗村发展建设的关键之年;是落实“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重要之年。小岗村将继续走改革之路、发展之路!在大包干诞生35周年之际,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也将在小岗举办,在此诚挚的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前来小岗指导、考察、旅游,小岗村的乡亲们愿与您一道、共同谱写幸福美好、和谐共赢的明天!
中共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 张行宇
央视网消息(记者郑根岭、寇德印、沈玮、苏龙)3月10日上午9时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据记者会前所提供的一份书面材料,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透露,去年大寨村人均收入突破18000元,连续10多年成为全县纳税第一村。
另据今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相比之下,大寨人去年人均收入比全国农民平均纯收入多出9100多元。
郭凤莲说,中国梦承载着亿万农民的“幸福梦”,农民梦成就着中国梦。现在,在大寨村,老人每月领取养老金,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有奖学金。集体的科研组、水利队、农机队、果林队、卫生队、护林队免费为群众机播、机耕、还田、剪枝、收割。
郭凤莲表示,现在大寨村力争人均收入三年翻一番,达到3.5万元,带动周边村子和工人一起富起来。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