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bbs.cctvdream.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1742[bluebluestar]
几天前看到了这个帖子:
http://bbs.cctvdream.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0553
她的丈夫是个细纱纺工,从1816年开始就在某先生工厂里干活,有5个孩子,大女儿现在快14岁了,已经给父亲当了3年接断头工,按现在的年龄计算,每周能挣4先令6便士。现在她丈夫和女儿的收入加起来每周是25先令------在他女儿能为他接断头之前,他得付钱雇别人接断头------如果这样每周他只能带19-20先令回家。
早餐:通常是麦片粥,面包和牛奶,星期天,一杯茶,加牛油面包
午餐:工作日吃土豆和咸肉,面包一般是白面包,星期天加一些鲜肉,没有牛油,蛋或者布丁
晚餐:一燕麦粥和牛奶。有时候是土豆和牛奶。星期天有时有乳酪面包
在蛋类价格降到每个0.5便士时,会不时买一些,加咸肉煎着吃。
她丈夫,她本人,5个孩子每周的消费如下:
黄油:1.5磅,1先令3便士
茶:1.5盎司,4.5便士
自制面包:(24磅面粉及酵母,盐加烘培费用),4先令6便士
燕麦:1/8蒲式耳,6.5便士
咸肉:1.5磅,9便士
土豆:40磅,1先令4便士
牛奶:每天1夸脱,共1先令9便士
鲜肉:星期天,约1磅,7便士
糖:1.5磅,9便士
胡椒,芥末,盐及额外用品:3便士
肥皂,蜡烛:1先令
煤:1先令6便士
房租:每周3先令6便士
…………正文分割线…………
然后有人就说当时的大英帝国的工人阶级生活不错啊~~不过我在翻了几本书对当时大英帝国资本家们的食品加工手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就发现当时牛牛的食品加工的暗黑程度与今日的料理有一拼,具体的手段嘛……容我先出去吐会先~~
好了,吐干净了,开讲
先说说茶叶吧,往茶叶里面添加树叶,谷草和羊粪球是最低级的手段,当时的资本家往茶叶里面主要添加的是铜绿,即硫酸铜氯化铜等~~有人认为添加铜绿可以增加绿茶的色泽,这其实是理解有误的,当时英国主要的消费产品是红茶,但在英伦三岛的潮湿气候下茶叶很容易霉变,于是乎当时的资本家们把硫酸铜或氯化铜配成溶液,喷洒到茶叶表面再将其烘干,铜离子可以有效的抑制真菌滋生,这样茶叶就不易霉变了。而铜绿在深色茶叶的掩饰下不易被发现,即使冲泡后在红褐色茶汤和茶叶固有的涩味掩护下也不会被察觉~~
然后资本家们又将铜绿这种添加剂推广使用到同样容易霉变的胡椒上~~神马?你说往胡椒里面掺木屑石粉?那是罗马帝国时代就开始使用的老手段好不,当然大英帝国的资本家们也在用~~至于铜离子影响健康~~当时的食品加工业的添加剂标准是——只要不当场吃死人的添加剂就是好添加剂~~记住这句话,它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被反复提及。
不过铜绿这种有颜色的添加剂的使用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牛奶这种白色液体就不太适用,当然有进取心的资本家们自然有其对策——汞盐作为铜绿的替代品闪亮登场~~添加了汞盐的牛奶几乎不会腐败,但也有一个问题——会产生沉淀,原因是牛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遇到汞离子这种重金属后变性沉降。资本家对付沉淀的方法也很简单,将沉淀过滤分离,然后——将沉淀下的渣滓做成奶酪出售,至于过滤后的上清液,那自然就是要出售的牛奶了,反正当时也没有人测定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平民嘛只要能喝出奶味来就可以了~~这样资本家一下子就获得了牛奶和奶酪两种产品,而且二者几乎都不会腐败~~至于这种牛奶的口味嘛,我觉得称其为泔水更恰当些~~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牛奶是传播结核病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人会问了牛奶里有了汞盐为何结核病菌却未被杀死呢?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有一层荚膜,在重金属的作用下荚膜里含有的蛋白会变性而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层保护菌体本身不被杀死。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最有效的杀死结核杆菌的手段是将牛奶加热至62~63℃ 15分钟或煮沸即可,但这样会使得“牛奶味道改变”而基本没人使用~~
汞盐也被资本家们作为糖的添加剂,除了利用其无色而防腐的特性外,还利用了其高甜度的特性,只要添加了一点点就可以让不太甜的劣质糖变成非常甜的优质糖,至于重金属中毒?只要不当场吃死人的添加剂就是好添加剂~~
再说说黄油,作为油脂的一种其很容易变质,罗马时代的解决方案是加盐,加大量的盐——但效果往往不佳,然后大英帝国的资本家们发现黄油的腐败最初的表现就是酸化,嗯嗯,要抑制酸化嘛,多加火碱,即氢氧化钠就行了~~
至于面粉,嗯?说往里面加木屑石粉的那位同学,出门抄写无机化学一百遍啊一百遍~~罗马时代是用硫磺熏蒸,防霉防虫而且增白,但效果不持久而且会留下难闻的硫磺味~~大英帝国的资本家们自然要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提高,经过几代人的潜心钻研,终于,吊白块,即甲醛合次硫酸氢钠,闪亮登场,除了防霉防虫而且增白等基本功效外,还有无异味(其实是异味很小),吃不死人等诸多优点,实在是大英帝国资本家们的不二之选~~
最后说说咸肉,其实这个本来没什么可说的,往肉里加盐就是,但帝国资本家们还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添加剂——亚硝酸盐,它的效果除了防腐外,最大的功效就是让肉质变红~~估计基本上所有的军武宅都知道大英帝国海军跟咸肉的那点破事“它的别名叫做盐骨头,因为它很咸并且硬的像骨头一样,厨师们不得不用斧子和锯子来对付它。 它储藏的时间也超乎想象的长,1839年达尔普林船长在阿松森岛的仓库发现那些咸牛肉是1809年腌上的,这还不是最可怕的,1870年海军水手发现他们 吃的咸牛肉是1805年装进木桶里的。有一片牛肉实在是太硬了,一名水手把它雕刻成一艘战舰的外形,用砂纸磨光,然后钉在战舰的横梁上。几十年后它撞破了很多忽视它存在的颅骨,自己却发出红木般的光泽。”读到最后一句时很多人都会想——这破肉腌了多少年,而我想的是——这破肉加了多少亚硝酸盐~~
好了,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当年大英帝国就找不出有一种良心的食物吗?实话说,还是有的,那就是鸡蛋~~当时鸡蛋的储存条件跟罗马时期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某人要是穿越到当时的大英帝国,鸡蛋是可以放心吃的,保证不含苏丹红——当时能弄出苏丹红来的人早就拿它当染料卖赚大钱去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鸡蛋价格偏高,务必要穿越到中产乃至权贵阶级,否则无法天天吃上;二,当时流行的吃法是鸡蛋煮三成熟然后拿面包沾着吃,但穿越众记得务必要煮全熟哪怕被人笑话,否则鸡蛋里的沙门氏菌会让你腹泻然后丢掉小命~~
啰嗦了这么多,最后再写点,那就是当时的大英帝国的资本家们挖空心思这么做有无意义?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它保证了产业工人的每日热量,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工作——至于寿命,反正工人也是被资本家当消耗品使用的,所以只要他们能干活能生孩子——为资本家提供下一代廉价劳动力——就足够了。其次它增加了食品的储存期,不要小看了这个储存期,农业社会最大的问题是农产品的储存期不够和运输困难,储存期的增加使得资本家们能够控制更大的农场更多的劳力同时也给资本家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基础。至于有人说这是大英帝国的暗黑本性,这个与当时帝国18世纪满世界的当海盗,19世纪满世界的贩毒贩卖人口而言要洁白的多了。
--
FROM 124.16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