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了上面的觉得古代的中国人真的很能打仗阿
从宋开始,政府开始有意识的削弱百姓的尚武精神,以便管理。
之前的中国人是非常剽悍的。
【 在 TurnRL (何去何从)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武器先进的原因阿
: 怎么这么厉害呢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 像高仙芝几万人就去进攻几十万人
高仙芝轻敌了,而且他想出其不意奇袭敌人。
: 感觉很玄乎阿
: 而且正常情况下还能打赢
--
FROM 159.226.47.*
重文轻武一条就把这些全否定了。
不过宋朝这种情况还不是太严重,我只是说从宋朝开始有这个趋势了。
发展到明清才真正体现的比较明显。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代出现了《武经总要》和《武经七书》。为了培养武臣子弟和青年军官,宋王朝自熙宁五年(1072)正式兴办武学,教育学生攻读历代兵法,研究军事理论,并以弓马武艺训练学生。
: 这些都体现了宋代比前代更加重视军事教育。
--
FROM 159.226.47.*
【 在 TurnRL (何去何从)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说高轻敌了
: 单就是2,3万人面对十多万的敌手也能相持
: 要不是因为有叛军
葛罗禄叛变是因为看到形势不妙,唐军要输。所以说根本原因还是唐军
实力不如对手。
: 。。。
--
FROM 159.226.47.*
武人进入中央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受到“外行”文官的制约,这样谈不上
什么文武皆重吧。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看了上面的觉得古代的中国人真的很能打仗阿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Jan 12 18:38:51 2004), 转信
:
: 我认为宋朝是文武皆重。但有一个原则是以文制武,这是制衡思想的体现。
:
: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重文轻武一条就把这些全否定了。
: : 不过宋朝这种情况还不是太严重,我只是说从宋朝开始有这个趋势了。
: 我觉得明清两朝的重文轻武都不及宋朝
清朝武官地位还行,不过当时对老百姓都是采用愚民政策的,让老百姓做顺民,
控制民间尚武之风,所以才会出现倭寇几百人就纵横几省的情况。
: : 发展到明清才真正体现的比较明显。
:
:
: --
: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02.114.73.*]
--
FROM 159.226.47.*
文官制的了武官,武官制不了文官,当然是文高武低了。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是有区别的。
--
FROM 159.226.47.*
说的就是明清的事呀。可能语意上有点歧义。
【 在 sioungiep (老实人-IUnkn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倭寇几百人纵横几省不是明朝的事情吗。
--
FROM 159.226.47.*
武官文官并不是根据所处职位划分的,而是根据他们的出身以及所受训练划分。
文官多出身科举,而武官世袭以及靠资历晋升的比较多。两者所受的训练差别
很大,所以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不同。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武官不掌军权还叫武官啊?
--
FROM 159.226.47.*
看他们的军事素养怎么样了。像袁崇焕、洪承畴那样的,当然是儒将,
杨镐之类的,本质上还是文官。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得票回家) 的大作中提到: 】
: 由文入武的是不是就是儒将啊
--
FROM 159.226.47.*
像仆固怀恩、项羽、李嗣业那样的,恐怕不符合传统的“儒将”标准。
【 在 feilong2001 (陈靖仇)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感觉,凡是有点才能的统兵大将都是儒将了,纯粹冲锋陷阵的怎么也当不了大将吧
--
FROM 159.226.47.*
不爱读书不等于文盲。
项羽读过兵书,文化水平还是可以的。
【 在 feilong2001 (陈靖仇)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书上说项羽不爱读书,他是怎么学会排兵布阵的,奇怪.
--
FROM 159.2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