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i3721pp (买了9个相机,跑了10个马拉松),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康生给部长打一个小时电话 夫妻双双自杀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Feb 12 16:37:47 2015), 站内
昙花一现的情报总署
新中国成立之后,情报组织需要由党的方式转为政权方式,但政务院下属情报总署却只存在了很短时间。
中国共产党的情报部门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5月成立的特务工作处,随后经过中央特别行动科、国家政治保卫局……一路演变至1938年成立的中央社会部(对内称“中央情报部”,对外称“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集其大成。
1949年,中央社会部被撤销,下辖的保卫职能归入了公安部,情报职能则分别由新组建情报总署和中央军委联络部承担。
1949年11月1日,情报总署正式成立,正部级建制,直属政务院管理,由总理直接“指导”,首任署长邹大鹏。邹大鹏此前为中央社会部秘书长,除了担任情报总署署长之外,还兼任中央军委联络部部长。原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则在建国后任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
情报总署时期最重要的情报工作无疑是抗美援朝战争。早在全国解放前,邹大鹏就开始协助李克农,充分利用沿海和沿边地区的有利条件,先后建立了各地情报机构,全面推动了国外情报工作的开展。这一部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在朝美军的番号、驻地、部署等都获得过重要情报。
1950年7月,邹大鹏向苏联驻华全权大使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罗申讲述了如何通过山东半岛将北朝鲜军队运往南朝鲜,以及如何将中国军事专家送到南朝鲜协助作战的具体设想。这一构想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
1951年,因为日、美当局对日共进行整肃,日共领袖岗也进和德田球一的人身安全处于危险之中。中共中央承担国际主义义务,决定帮助两位日共领袖经秘密途径来华,加以保护。由于日美的严密封锁、他们又是经常抛头露面的公开活动的著名人物,使偷渡到难度非常大。但事关重大,为万无一失,经邹大鹏与下属情报人员多次精心研究、周密布置,克服许多困难,迂回曲折,经过秘密交通线各个环节的巧妙掩护和对接,终于完成了这项特别重大的任务。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撤销了情报总署,职责并入中央军委联络部(邹大鹏继续担任该部部长)。至此,属于政务院的情报总署只存在了三年。
1955年,中央军委联络部整体改组为中央调查部,李克农任部长,邹大鹏任常务副部长。据《杨尚昆日记》记载,1955年2月23日,时任联络部副部长的罗青长、马次青和秘书长毛诚等到杨尚昆处谈“联络部的‘归宿’问题”。2月28日,杨尚昆约李克农“谈政情部放在哪里的问题”。李克农的意见是:“以完全放在党的组织内为好,可成立一部。”此后二十多年,中央调查部是中国级别最高、能力最强的情报机构。
不幸的是,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邹大鹏被打成“大特务”,以自杀身亡告终。据国家安全部原副部长王君讲述,文革期间,曾任中央社会部部长的康生担任“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声势显赫,极力利用职权,插手中央调查部事务。时任部长孔原作为“走资派”被揪出来后,周恩来总理指定邹大鹏任部业务指导组负责人。康生认为必须首先排除这个“障碍”,说他是“东北反革命叛党集团”重要成员,一面开大会批斗,同时于1967年4月28日的深夜,康生亲自打电话给邹大鹏,追问他的历史问题和“反革命叛党集团”关系,长达一个多钟头,逼得邹大鹏夫妻双双自杀身亡。
1979年2月,党中央为邹大鹏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9年8月27日在北京市政协礼堂,为邹大鹏召开了追悼会,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83年7月,由中央调查部整体、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中央统战部部分单位、国防科工委部分单位合并组建国家安全部。由此,中国最高情报部门再次回归国务院系统。
--
FROM 61.1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