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章 南京的领袖人物交结利玛窦神父
神父大人(利玛窦神父) 结交权贵 显赫朋友 知名人士
南京各部 尚书大人 北京官员 相应级别
还有三位 显要人物 南京“国公”(Quocum) 世袭特权 几个世纪
人丁繁多 只任军职 十分尊贵 富有家财
南京城内 有个国公(魏国公许弘基) 出门行走 八抬大轿
花园王府 应有尽有 陈设豪华 王家气象
某年某月 派其叔父 邀请神父 府上坐坐(府上指徐达宅瞻园)
神父到达 全城华贵 花园接待 参观花园 赏心悦目
一座假山 色彩斑斓 未经雕琢 大理石料
假山里面 开凿山洞 内设室厅 台阶鱼池
树木胜景 一应俱全 修筑洞天 只为避暑
洞穴设计 堪比迷宫 增添魅力 极为美妙
洞穴不大 参观一遍 尚需数时 隐蔽出口 悠然走出
神父朋友 其中一个 是个要人 南京城内 军事首长
高级爵位 叫做“侯”(Heu)级 属于二等(级)(丰城侯李环)
经常邀请 神父参加 各种聚会 还有宴会
他的友谊 成为教团 安全保障 整个南京 归他管辖
最初神父 到达南京 下令逮捕 就是此官
后来听说 神父朋友 吏部尚书(王忠铭) 这才停手 未动神父。
神父结交 还有一人 太监总管(即冯保,他任守备之职) 管理城内 几千太监
他还管理 城门收税 安排各种 军事操阅 此人高调 耀武扬威 显示权力
上了年纪 有点老朽 (象)宫廷太监 媚上欺下 几个手下 吩咐神父(利玛窦)
见了总管(冯保) 头衔呼他 诸如殿下 颇为新奇。
中国皇帝 人们通常 祝愿“万岁” 皇后皇子 称呼千岁
皇宫太监 十分骄横 要求别人 下跪祝愿 也称千岁
神父遵守 觐见仪式 最初觐见 按照习俗 主人千岁 老人听到 十分高兴
回见结束 拿出厚礼 送给神父 神父拒收 也未答应 主人索要 玻璃棱镜
(这是利玛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这位总管太监。)
除了这位 皇宫总管 还有三位 京城(南京?)高官 知道神父 来城居住
神父认为 保证安全 当时城里(南京) 住着一位 显贵公民(焦 立+宏(去掉宝盖
头))
中过状元(cioanuen)(中国人认为这本身就是很高的荣誉)
后被罢官 闲居在家 养尊处优 当时人们 都尊敬他
这人素有 中国三教 领袖声誉 他在教中 威信很高
家里住着 一位和尚(李 执+贝liciou李卓吾,一中译者注)
这个和尚 十分有名 放弃官职 消发为僧 放弃儒生 成为僧侣
这在中国 很不寻常 这个和尚 古稀之年 熟悉中国 很多事情
成为一位 著名学者 所属教派 很多信徒 两位名人 尊重神父
李执+贝 尤甚 拜访神父。
人们惊异 他赠神父 一纸折扇 上附诗文 两首短诗(见李《焚书》卷六,题为《赠西人
利西泰》--中译者注。)
神父还识 另外两人 级别较低 名声不小 其中一个 自称三百(三百岁)
文人学士 向往长寿 渴望学习 长寿秘诀 拜访神父 因为数学。
第二个人 比较谦逊 自称九十(九十岁了) 看上去约 六十上下 坦言能治 各种疾病
这两客人 互为朋友 互相恭维 互建声望
一个长寿 一个医术 对于神父 赞不绝口 奉承神父 科学大家。
中国儒生 纪念孔子 举行祭祀 特殊典礼
伴有音乐 提前一天 乐队预演 主管官员 应邀出席
选择音乐 是否适宜 神父大人(利玛窦神父) 应邀出席 乐队预演
皇家庙宇(大祀殿) 乐队祭司 华贵法衣 致敬大臣 开始演奏
乐器种类 各式各样 铜铃盆形 石制腰鼓
蒙有兽皮 琵琶弦乐 骨制长笛 嘴吹风琴(口琴?)
动物乐器 牙噙芦管 预演现场 古怪乐器 一齐鸣奏
声响不和 乱作一团 他们自己 知道这点 一位学者 道出原因
祖先音乐 几百年来 已经失传 只留乐器。
举行典礼 皇家庙宇 值得注意 建筑宏伟
皇家气派 庙宇位于 京城一端 一片松林
环以围墙 周长十二(意大利里) 庙宇墙壁 青砖砌成
其余都是 木头结构 分为五区 两排木柱 两人伸臂 难抱一柱
高度围长 都成比例 屋顶浮雕 全部涂金 两百年前 建这庙宇
由于皇帝 不住南京 这座庙宇 不再用作 皇帝祭典
尽管如此 丝毫无损 气象不减 一如当年。
庙堂中心 有座高台 大理石砌 台上有两 双人宝座 大理石制
一供皇帝 另一虚位。
(一个供皇帝使用,如果皇帝来献祭的话,另一个则虚位以待。目的是好让接受皇帝献
祭的神袛使用,如果它愿意坐在那里的话。)
堂外回廊 回纹图案 丰富多彩 金属网窗 以防鸟雀 可透光线
所有宫殿 都是这样 庙堂门上 钉有图片
并加金饰 点缀铜质 鬼怪形象
庙堂外面 建造祭坛 涂成红色 大理石制
分别祭祀 日月星辰 山岭海洋 庙中所奉 万物之神
庙宇周围 许多洞穴 洞穴之中 温泉浴池 以供祭祀
典礼之前 才会使用。
第四卷第八章 南京传教会的房舍
背景:朝鲜战争后,国库空虚,皇帝决定充实国库,下令重新开采金银矿山,后来又对
各行省销售的一切商品一律征收百分之二的新税,上交国库。皇帝委派宦官收税,向每
个行省都派出两三名宦官头子强征新税,宦官头子不受法律限制,不受行政长官管辖,
而行政长官执法时总要宽厚些。
一、利玛窦眼中的明朝宦官(差评)
“宦官们作为一个等级既无知识又残暴不堪,毫无羞耻与怜悯之心,骄横异常而且穷凶
极恶。由于这些阴阳人当道,又由于他们的贪得无厌把他们变成了野蛮人,所以不到几
个月的工夫整个帝国就陷入一片混乱,情况比朝鲜战争时期还要糟糕。那场战争是对外
的。这场灾祸却来自内部,而且为害更大,因为它使人们惶惶不安。盗贼和巧取豪夺在
各地都成为司空见惯。税务衙门和海关衙门成为名副其实的盗贼渊蔽,皇帝委之于宦官
的国库被掠夺一空。收税官不是在山里寻找金矿,而是在富庶的城市中寻找。如果他们
听说某某地方有一个富翁居住,他们就说他的住所里有银矿,并且马上决定抄家挖矿。
这种收税方法,使得不幸的受害者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不等收税官吏来临,就先献出
巨额款项。有时,为了免于遭受掠夺,某些城市甚至某些行省都同宦官们进行交易,献
给他们大宗白银,说是从银矿采来的,上交国库。这种非凡的掠夺结果是各种物价飞
涨,随着是普遍贫困化的增长。”---《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四卷第八章p370
二、利玛窦眼中的明朝各级行政长官(好评)
“跟皇帝的那些不肖的奴仆不同,各级行政长官还是忠于皇帝和自己担任的职务的。他
们频频上书警告皇帝说,百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有公开起事的危险,而且还不止是危
险,某些地方已经严重地爆发了。皇帝对他们的警告不加注意,他们就上奏,以明确的
词句指摘他的行为;京城以外有些行政长官公开反抗宦官们的掠夺。皇帝陛下吃了他的
心腹送到皇宫来的美味食物,养得肥肥的,因此决定不但要推行他的政策,而且还要重
刑严惩皇宫的批评者和检察者以及一切胆敢妨碍宦官工作的人。结果,有几名御史被罢
了官,还有一些被送入北京的监牢,带上镣铐长期服刑。由于皇帝的权威重振,所以掠
夺者就变得更加骄横,他们的横征暴敛也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利玛窦中国札
记》第四卷第八章p370-p371
三、神父们从临清到南京
南京贵官刘斗墟推荐给神父一个永久性的寓所,因为屋子闹鬼,所以折低价卖给神父
们,在购买这座房子的谈判将要结束时,郭居静神父等也赶到南京,他们一致认为不应
该错过购买一所永久性住所的黄金机会,最终房主和神父们成为朋友并以房子所耗造价
的半价卖给他们,还同意延期付款,双方成交了,不到三天,神父们就迁入新居。
--
修改:igrogous FROM 162.105.141.*
FROM 222.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