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读《马可波罗游记》(2015-07-06)
一、马可波罗眼中的缅城(Mien)
1、语言:它是这个王国(缅甸)的都城,宏伟壮丽,居民操一种特殊的语言。
2、政治体制:这个国家从前是由一名富裕而有权势的君主统治。
3、建筑:两个棱锥型的尖塔,一个用黄金片包着,一个用同样厚度的银片包着,两塔都高达十步,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巍峨壮丽的景致。
4、动物:这个国家产大批的象和好看的大野牛,以及赤鹿,黄鹿和其它动物。
二、马可波罗眼中的班加刺省
1、地理位置:班加刺(Bangala,Bengal老挝)省位于南部。
(经查证,应该是榜葛剌Bangala,今孟加拉国,也许是《马可波罗游记》(中译版)的原译者翻译错了?还是《马可波罗游记》原著就是这么笔误把班加刺当成老挝了?没读过该书英文版,不知道原著是怎么写的。)
2、语言:这个国家有自己特殊的语言。
3、宗教信仰:人民都崇拜佛教。
4、食物:居民以肉 乳 和大米为生,这类作物产量及其丰富。同时也大量种植棉花。
5、商业:商业很兴盛。
6、土产品:甘松 良姜 生姜 糖和各种药材。
7、阉人:这个国家有大批被阉割的人,商人们也购买阉人(太监),作奴隶使用。
三、马可波罗眼中的交趾国
1、地理位置:交趾国是一个位于东部的省份,由一个君王管辖。
2、宗教信仰:人民信仰佛教。
3、语言:有自己特殊的语言。
4、政治体制:自愿归顺大汗,每年都向他进贡。
5、交趾国君王:这位君王沉湎于肉欲,约有三百个妃子,并且一听说哪里有美丽的女人,就千方百计地娶她为妃。
6、盛产:黄金,品种繁多的药材,地处内陆,价值低廉。还有其他动物多种。
7、食物:居民以米 肉和乳为生。酒是永米和药材混合物相拌酿制成的。
8、纹身:男男女女都有纹身的习惯,在身上用针刺出鸟兽的图案。凡是纹身花样最繁多的人,就被视为最漂亮的人。
四、马可波罗眼中的阿木州
1、地理位置
阿木州(Amu)也位于东方,它的人民隶属大汗。这个省和交趾国相距二十五天的路程。从这里到班加刺省是二十天的路程。
2、语言
自有一种特殊的语言。
3、动物
这里出产大批的牛马,卖给商人,贩运到印度。境内的草原宽广肥美,所以这里的水牛和黄牛一样,数量很多。
4、食物
居民以家畜的肉和果实为生。(家畜的只修饰肉,然后再和果实并列。这样断句比较好理解。)
5、饰物
男女的手腕 手臂和腿上都带金银环,但妇女的装饰品更为昂贵。
--
修改:igrogous FROM 162.105.141.*
FROM 222.29.26.*
Bangala,Bengal老挝
从读音上说,Bangala应是孟加拉而不是老挝。
对应的文献名字应是“朋加剌”、“榜葛剌”。
【 在 igrogous ( Big Data E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马可波罗眼中的缅城(Mien)
: 1、语言:它是这个王国(缅甸)的都城,宏伟壮丽,居民操一种特殊的语言。
: 2、政治体制:这个国家从前是由一名富裕而有权势的君主统治。
: 3、建筑:两个棱锥型的尖塔,一个用黄金片包着,一个用同样厚度的银片包着,两塔都高达十步,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巍峨壮丽的景致。
: 4、动物:这个国家产大批的象和好看的大野牛,以及赤鹿,黄鹿和其它动物。
: 二、马可波罗眼中的班加刺省
: 1、地理位置:班加刺(Bangala,Bengal老挝)省位于南部。
: 2、语言:这个国家有自己特殊的语言。
: 3、宗教信仰:人民都崇拜佛教。
: 4、食物:居民以肉 乳 和大米为生,这类作物产量及其丰富。同时也大量种植棉花。
: 5、商业:商业很兴盛。
: 6、土产品:甘松 良姜 生姜 糖和各种药材。
: 7、阉人:这个国家有大批被阉割的人,商人们也购买阉人(太监),作奴隶使用。
: 三、马可波罗眼中的交趾国
: 1、地理位置:交趾国是一个位于东部的省份,由一个君王管辖。
: 2、宗教信仰:人民信仰佛教。
: 3、语言:有自己特殊的语言。
: 4、政治体制:自愿归顺大汗,每年都向他进贡。
: 5、交趾国君王:这位君王沉湎于肉欲,约有三百个妃子,并且一听说哪里有美丽的女人,就千方百计地娶她为妃。
: 6、盛产:黄金,品种繁多的药材,地处内陆,价值低廉。还有其他动物多种。
: 7、食物:居民以米 肉和乳为生。酒是永米和药材混合物相拌酿制成的。
: 8、纹身:男男女女都有纹身的习惯,在身上用针刺出鸟兽的图案。凡是纹身花样最繁多的人,就被视为最漂亮的人。
: 四、马可波罗眼中的阿木州
: 1、地理位置
: 阿木州(Amu)也位于东方,它的人民隶属大汗。这个省和交趾国相距二十五天的路程。从这里到班加刺省是二十天的路程。
: 2、语言
: 自有一种特殊的语言。
: 3、动物
: 这里出产大批的牛马,卖给商人,贩运到印度。境内的草原宽广肥美,所以这里的水牛和黄牛一样,数量很多。
: 4、食物
: 居民以家畜的肉和果实为生。(家畜的只修饰肉,然后再和果实并列。这样断句比较好理解。)
: 5、饰物
: 男女的手腕 手臂和腿上都带金银环,但妇女的装饰品更为昂贵。
--
FROM 211.99.222.*
确实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Bangladesh)
【 在 rainsong (雨工) 的大作中提到: 】
: Bangala,Bengal老挝
: 从读音上说,Bangala应是孟加拉而不是老挝。
: 对应的文献名字应是“朋加剌”、“榜葛剌”。
: ...................
--
FROM 124.192.131.*
从读音上说确实应是孟加拉,也许原书写错了?我引用的《马可波罗游记》原文就是写的“班加刺(Bangala,Bengal老挝)”,也许中译者搞错了?
刚百度了下老挝和孟加拉国在古代的名称,只找到这个:
“榜葛剌(Bengala)古国名。即《诸蕃志》所述的鹏茄罗国(今孟加拉)。1408年(明永乐六年)曾遣使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中国也曾遣使回访。《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明史·外国列传》等均有专条记述。郑和、王景弘下西洋曾数次访问榜葛刺。该国曾于永乐、宣德年间赠明朝廷名马、麒麟(指长颈鹿)等物。”
唐代榜葛剌就是天竺国啊,《西游记》里有个天竺国。
“老挝在不同时期的称谓不同。
1.周朝至汉朝时被称为掸国
2.唐代时中部及北部存在一堂明国或叫道明国,国王是高棉人,即是所谓的陆真腊或文单国。
3.七世纪至九世纪属真腊国,是所谓陆真腊。九至十四世纪属吴哥王朝。
4.高绵衰弱后东南亚北方有一庸那伽国。是佬族与其他泰人对抗高棉的国家。
5.十三世纪这里有称为老抓,老丫,挝家与潦查的老族小国。
6.公元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
7.十五世纪时曾受越南黎圣宗侵略,在川圹省盆蛮地区置镇宁府,琴姓老族酋长投降。十六世纪为躲避缅甸迁都万象。明朝曾置老挝军民宣慰司。澜沧一直向越南纳贡至1694年。
8.18世纪分裂为琅勃拉邦王国、万象王国、占巴塞王国三个王国。1779年至十九世纪被暹罗征服。
9.1827年,越南明命帝(圣祖)乘万象阿努王与暹罗(泰国)交战之机,立即出兵实行分割老挝,攫取大片领土。1827年五月,暹军侵占了万象城,阮朝迫不及待地就于六月强迫老挝以“自愿归附”为名,昭阿努为镇宁防御使(下领七县)。
10.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10月12日宣布独立。1946年法国再度入侵。1953年老挝王国独立。1975年12月废除君主制,成立社会主义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
【 在 rainsong (雨工) 的大作中提到: 】
: Bangala,Bengal老挝
: 从读音上说,Bangala应是孟加拉而不是老挝。
: 对应的文献名字应是“朋加剌”、“榜葛剌”。
--
修改:igrogous FROM 162.105.141.*
FROM 162.105.141.*
刚查了下,楼上那位“雨工”说的是对的,榜葛剌(Bangla),今孟加拉。
《马可波罗游记》怎么写的是班加刺(老挝)呢?这么明显的错误。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胖了胖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
: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Bangladesh)
--
FROM 162.1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