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View 讨论区 】
发信人: sunseraphic (この世界がいつかは幻に変わると), 信区: MilitaryView
标 题: 论正在崛起的中国及其治理世界能力的预备[三]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Oct 17 18:47:12 2015), 站内
三、账房里出不了大政治,也出不了国家安全
毛泽东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基于人民的立场。只要你站在90%以上的人民立场上,你就不
会无助;毛泽东不信邪、不怕鬼的天性还在于他对辩证法的透彻理解。在毛泽东的眼中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强大与弱小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变的。再强大的对手必然有
造成其灭亡的内在矛盾。毛泽东一生都是在与强敌交手,并断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
虎”。
政治家的个性往往对历史产生关键和巨大的作用。建国前夕,也就是1948年,建国不久
的印度对中国西藏开始有所企图。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性情细致,外表华美,念了很
多洋书,很有一些远见卓识。但在政治操作上他是不行的。1947年印度独立,次年建国
。但在国家分裂问题上,确有书生气。他以为巴基斯坦分裂后早晚会回来的。结果巴国
一去不复返,50多年越走越远。现在有人说,台湾要是独立了还能回来,这更是书生之
见。我说这绝对不可能!巴拿马从1903年独立迄今,就在哥伦比亚的眼皮底下,就是回
不去。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不能有丝毫政治上的幻想。主权这东西只有抓在手里才是自
己的。尼赫鲁在这方面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更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这给印度带来了很大
的灾难。
处于同一时期的毛泽东在干什么呢?1948年毛泽东正在与国民党打三大战役,尽管毛泽
东注意到美印在中国西南边陲的小动作,但因忙于解放战争,无力西顾。那时美国和印
度已跟“藏独”分子串通一气。面对西藏问题的危险性,毛泽东在打败国民党之后,以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西藏。大家注意到,1949年10月我们建国,1950年初中国政府
就出兵西藏去了。在主权问题上毛泽东不像尼赫鲁那样玩花活,也不像现在一些书生们
所说的“应该先集中精力搞建设”。在西藏问题上,他毫不含糊,出其不意,先拿下了
再说。[16]这是只有大政治家才能做的事情。拿下了西藏,意味着中国国家安全有了纵
深地带,我们在四川、陕西、甘肃,就省了许多驻军。广大的地缘纵深,是国家防务的
无形资产。现在,我们的许多国防建设都在四川、甘肃、陕西一带。如果没有青藏这个
大后方托着,我们在川陕一带的国防建设是不可能的。如果印度得到西藏,哪怕是西藏
部分地区,我们西部地区的国防建设就会受到人家居高临下的监控。高地势很重要。现
在台湾、日本一些企业在中国大陆愿不惜代价租用高层建筑的顶层,为什么?因为这样
可以很迅速观察、截取和接受信息。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所防范。
1950年刚建国不久,毛泽东并没有一头扎进经济堆中,而是西东开弓,尽力扩大中国国
家安全的纵深和外围:上半年出兵西藏,下半年则出兵朝鲜。要知道当时美国有原子弹
!但朝鲜也是我们的安全外围。政治家与学者不同的是,前者先俗后雅,后者则先雅后
俗;前者说一不二,后者说二不一。立国未稳,毛泽东就迅速以军事手段与印度、与美
国争国家利益,而不是像现在一些人那样来软的,什么“软文化”,“软战略”。毛泽
东当时出兵时,周恩来半夜12点30分把印度大使潘尼迦叫过来,告诉他,“没有任何国
家像中国这样需要和平;但是,现在却到了只有抱定抵抗侵略决心才能保卫和平的时候
。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就会迫不得已出而参战。”一个小时后“中国的军队
就越过鸭绿江,开入朝鲜领土”。[17]那一代领导人是说一不二,说干就干的。结果是
怎样呢?结果是中国赢了;美国对我们的包围结果被毛泽东从东北出手,从东南方向打
破:1954年、1955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周恩来总理
竖大姆指,东方国家为周恩来拍手叫好:你看,中国就是厉害,刚建国就把有原子弹的
美国打败了。当时中国真是一穷二白啊,能把美国打败,这不是英雄是什么?所以亚洲
人民为周恩来致以掌声,把美国弄得很尴尬。日内瓦会议上,杜勒斯不和周恩来握手,
但20多年后,还是尼克松下飞机时早早先伸出手来,大家看看历史照片就知道这件事。
关于此,尽管尼克松已经过世,但他在回忆录中对此有特别的交待。他说 “我知道。1
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
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
代开始了。”[18]尼克松到北京前,还担心出现毛泽东“他高高在上,好比我走上阶梯
而他却站在阶梯顶端”[19]的局面。毛泽东没有出迎,周总理带他去见毛泽东。尼克松
要与毛泽东谈外交具体的问题时,毛主席说:“那些不应该是在我这里讨论的问题,这
些问题应该和周总理讨论。我们讨论哲学问题。”[20]当尼克松满怀着“欲上层楼”的
万丈豪情握着毛泽东的手告别说:“我们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毛泽东则轻轻地说:
“我就不送你了”。[21]
那是什么?那是中国领袖的威严和大气。这是打出来的威严和大气。事后基辛格评价毛
泽东说“我从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像他具有如此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饰的意志力”。“他
身上发出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到的压倒一切的魄力。”[22]其实尼克松也是美国历史上少
有的大政治家和战略家。而今天精力旺盛而又无处发泄的小布什则与西班牙斗牛一样,
是一个有战无略,见红布就上的斗士。与他爹老布什相比,简直不是一个可比量级。
有人说,中国出兵朝鲜却丢了台湾。[23]事实并不是这样。
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25日才入朝作战,而在6月27日美国就宣布封锁台湾海峡。当
时斯大林告诉中国,朝鲜战场上打不败美国,中国就也别想拿回台湾。事实也是这样,
如果中国当时示弱,那今天的台海形势就会更糟。看看同时期蒋介石讨好美国的结果,
就知道美国人历来都是“柿子捡软的捏”,
也有人说,中国参战是被苏联人利用了,中国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
”[24]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们知道,1945年雅尔塔秘密协定中,苏联拥有在大连、旅顺驻军权和中长铁路的使用
权。这些都是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这些利益又为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所承认。1950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联也是极不情愿地表示要废止这项秘密条约,但主张
保留形式。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远东的格局,也迫使苏联重新调整对华
政策。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及中国军队打败美国人的结果,让最具现实主义政治眼光的
斯大林也明白了中国人在朝鲜战场上驱逐了美国人的同时,也驱逐了在中国东北的苏联
人。结果1953年初,苏联干脆将大连、旅顺及中长铁路不折不扣地无偿归还中国。至此
,苏联在雅尔塔条约中已吞到嘴里在战略利益又悉数吐出,这对在二战中大获红利的斯
大林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说不出的痛楚:一场战争下来,中国军队由弱变强、在苏联的
支援下组建了强大的空军、将美国赶到三八线以南,而苏联却告别了自彼得大帝起就追
求、1905年俄国人在此与日本人流血争夺而斯大林又刚刚获得的中长铁路及与之相连的
大连和旅顺这两个进入太平洋的最便捷的不冻港。
毛泽东军事艺术在于张合有度和恰到好处。中国及时在三八线停火,而没有接受斯大林
打过三八线的要求,中国军队因此没有透支。现在回头看,如果中国接受斯大林的建议
,拒绝停战打过三八线,即使成功,那也只是符合苏联通过这场战争在朝鲜获取太平洋
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以补偿失去大连旅顺损失的战略利益,其结果中国必然要为此透支国
力并反而会对苏联形成严重依赖。果真如此,后来斯大林移交中长铁路大连旅顺就可能
不会那样不打折扣。[25]1952年底苏联政府将共同管理的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
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斯大林明白,失去了中长铁路,苏
联也就失去了在雅尔塔秘密条约中得到并为蒋介石政权承认的苏联在中国大连旅顺的海
军基地。1953年7月中美停战,3月5日,斯大林病逝。斯人已逝,在中国问题上却是甘苦
自知。
现在让我们把话题再回到印度,说说1962年的中印战争。
毛泽东曾告诉印度大使说,中国是不会与印度为敌的,因为中国不可能东西两向同时交
恶。[26]毛泽东把中国的底牌都告诉他了。但尼赫鲁还是耍小手段,说二不一,很猥琐
,一点一点抠中国领土。毛泽东则说一不二,一步到位。一个月就把印度侵略军打得稀
里哗啦。英国给印度留的“民主制”真起作用:一些书呆子们从战争开始就打口水战,
仗都打败了,还在相互指责。在印度议会进入漫骂高潮时,毛泽东又不打了,把兵都撤
回了,武器擦得干干净净,俘虏们养得黑胖黑胖的,全交还给印度。这在世界上树立了
和平形象。那时实际上毛泽东只想教训印度而并非真想打败印度,只是拍了一巴掌,动
了粗,拍得疼了些,因为毛泽东认为印度还是朋友,尽管我们与印度之间有矛盾,“但
是这种吵架,和我们同杜勒斯的吵架,是有性质上的不同的”[27]。只是这个朋友爱占
小便宜。但这个“便宜”涉及中国的关键利益,毛泽东必须出来制止。在战争规模上,
毛泽东巧妙利用了古巴导弹危机,将它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不让第三国卷入。10月20日
,美国封锁古巴海域,苏美剑拔弩张。当天中国全线反击。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最后
结束封锁,11月21日,苏联也对军队解除了动员令。当天中国也对印全面停火。战争结
果与朝鲜战争不同,朝鲜战争要将美国硬逼到三八线以南,而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则没有将印度硬逼到“麦线”以南。在前者,毛泽东意在打出国格和平等,在后者,毛
泽东意在打出持久和平,至于中印两国间的领土纠纷,毛泽东则留由后人慢慢解决。研
究一下毛泽东1962年西南一役,其目的不是打赢,而是长期稳定大西南。它与诸葛亮七
擒孟获,曲异而工同。今天看来,毛泽东的军事艺术大张大合,但张合有度,毕诸葛“
七擒”之功于一役,令后人扼腕赞叹。反观毛泽东出手过的东北和西南,至今均无战事
。
毛泽东用兵如神,虚实得当。大家看,四五千米的高原,我方后勤补给极为困难。说实
话,印度只要守住半年,中国就会被迫将全国的财力集中在西南战事,这样中国就会陷
入被动,那就很麻烦。当时我们主要中心工作还是抓国民经济体系建设,战争也不能影
响大局,所以毛泽东一两个月就结束了战争。既打赢了仗还赢得了和平形象——这才叫
“双赢”,同时也保障中国国内中心工作的有序展开。1962年底,中印战争结束,1963
年,尼赫鲁在议会上反复表现自己身体如何好,结果到1964年就去世了。可见,战争的
失败对尼赫鲁的打击是挺大的。这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赔了卿卿性命。也就是同
一年,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
有了西藏,我们现在的大西南就有了安全纵深;打赢了朝鲜战争,东北现在有朝鲜,我
们省了不少边防驻军。而我们一些书呆子却说如果没朝鲜,中国不参加朝战,东北早就
发展起来了。但我们没想想,朝鲜如果失了,中国东北就得增加多少驻军,增加多少国
防费用?当时美国在冷战时期啊,东南有台湾逼着,东北有美军压着,了得啊!你要动
台湾,美国就在东北给你施压,怎么办?政治是讲战略的。现在我们政治学培养的多是
账房先生而非政治人材。在一次研究发展中国大飞机的会上,有一位学者说,不能造啊
,我们要算造大飞机的投入产出,先算一算能否卖出去。我说,原子弹的投入产出是什
么呢?原子弹投入的是巨大资金和人力,产出却是40多年的和平。和平环境是今天中国
良好的融资环境的基础。没有和平,国际投资就不会来。中国的金融安全是靠什么保护
的?不是靠我们有些经济学家的所谓“论证”,也不是靠我们的舞姿,而是靠原子弹。
凡是有原子弹的地方,大国都不打仗。说到最近的印度,印度有了核武器,中印之间大
规模的国家总体战的风险就大大降低,印巴之间也是这样,印度北方就省了许多驻军和
国防经费。印度现在国防投资往南倾斜,以南方海上安全为重心。因为印度近代是从海
上亡国的。我们说,账房里头出不了政治家,也出不了国家安全,账房里那些技术性的
东西,学起来并不难,难在建立记账规则。建立规则属于战略层面的事。美国外交史学
者孔华润对美国的外交思想有一段精彩的概括,他说:“美国的官员都是一向从长计议
的优秀的世界主义者,不是那种在每天结束的时候只关心账簿上数字短视的买卖人。”
[28]今天的国际记账规则就是美国人及其同伙七国集团依据他们的国家利益而非“科学
研究结果”建立的。
【 在 sunseraphic (この世界がいつかは幻に変わると) 的大作中提到: 】
: 2占坑
--
修改:sunseraphic FROM 116.192.8.*
FROM 116.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