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View 讨论区 】
发信人: sunseraphic (この世界がいつかは幻に変わると), 信区: MilitaryView
标 题: 论正在崛起的中国及其治理世界能力的预备[十]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Oct 17 18:47:54 2015), 站内
十、美国人世界治理能力正在下落
既然研究中国崛起,那我们就不能不研究美国。
近些年美国衰落得快。这是由于美国国力在小布什时期透支得很快。历史表明,大国崛
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古罗马是如此,纳粹德国、东条时期的日本,乃
至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都是如此。所以,毛泽东给我们制定的国策是“深挖洞、广
积粮、不称霸”,就是不透支国力。今天美国的手已伸向全世界,国力正在透支。对美
国更具灾难性的还在于美国人的世界治理能力随美国人的战略思维能力的下降而下降。
美国国防的投资就不用说了,就看看美国在新世纪发动的两场战争。现在阿富汗国防部
门整个都是俄国人的天下。伊拉克是什么样子。伊拉克打下后是什叶派获胜,什叶派是
伊朗一边的。苏联解体以后,是塔利班制衡中亚的原苏联五个加盟共和国。塔利班是逊
尼派,伊朗是什叶派,塔利班从东面牵制伊朗。萨达姆是逊尼派,从西面拽着伊朗。美
国解放科威特后又让科国从南部制约着萨达姆。美国在里头用最小的力量,最大限度地
实现了自己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可现在的情况是,美国打了阿富汗,俄国的力量反而南
下;打了伊拉克,什叶派伊朗的地盘扩大。可以预计,美国撤军后,伊拉克与科威特及
伊朗的关系会大大好转。为了这种“战绩”,小布什还赔了3000多士兵的生命。有一幅
漫画讲阿富汗战场上,美国和英国士兵在前面拉车,小布什和布莱尔摇着鞭子赶车,坐
在车上的是俄国人,身后是北方联盟的士兵,直奔喀布尔城。
在生活中,小布什处处表现出争强好胜的个性。2002年2月,小布什访问中国期间登长城
时,曾问身边的导游,三十年前,尼克松总统攀登到哪里。当攀登到北侧760米高的敌楼
时,导游告诉他,当年尼克松总统就来到了这里。小布什表示,他要再向前走几步,要
超过尼克松总统当年留下的纪录。[78]这种好胜性格表现在国际事务中,使小布什有战
无略,跟西班牙斗牛一样,见了红布就冲,极没智慧。美国政坛中最有谋略的鲍威尔对
此无可奈何且黯然离去,并承认他曾在联合国提出的美国入侵伊拉克理由的讲话是他个
人历史上的一个“污点”。[79]现在的美国人跟古罗马人相似,有大量的外来资源供其
挥霍,自己不用劳动,不劳动就没有了智慧,尤其没有政治智慧。小布什这代人在无忧
无虑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参加过残酷的战争,用不着像南方国家的穷人为衣食发愁。受
到的教育也多是快餐文化。没有压迫,哪来智慧,不像从二战出来的美国政治家。你看
老布什,他打了海湾战争,打得非常漂亮,他知道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他打败了萨达姆
又保留了萨达姆。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用萨达姆南面牵制科威特,东面制衡伊朗。而我
们反视小布什,整个一个吉诃德先生。2006年3月16日,布什发表自就任总统以来的第二
份国家安全报告,报告重申美国“先发制人”的战略,强调“外交优先”,并将包括伊
朗、叙利亚、朝鲜在内的七个国家列为“专制国家”。报告同时将伊朗定位为“美国面
临的最大潜在威胁”。[80]没有对手的外交,是不成熟的外交,而对手太多的外交则一
定是失败的外交。小布什敢为天下先,同时宣布以七个“邪恶轴心”为敌,这样的国家
外交在历史上鲜有发生。
有消息说,小布什与克里辩论时背后还藏个遥控收音装置,当场收听政治顾问罗夫的指
教。[81]一国总统到这一步就已经没有智商了。毛泽东、邓小平这两代领导集体,什么
时候会有这等情况?再比较中国政府应对“萨斯危机”与小布什政府应对新奥尔良的水
灾的作为,就可看出小布什战略管理能力的低下。再比比老罗斯福、小罗斯福、艾森豪
威尔、尼克松等,这些都是治理世界的高手。他们明白,美国是海洋国家,必须通过大
陆制衡才能治理世界,才能从中渔利。可现在是,小布什在中东开路,让俄国人和伊朗
人在后面获利。结果小布什为美国人搬回的是一个“红彤彤”的伊斯兰反美世界。
许多南方国家的优秀人才都到美国去,可美国人的战略管理能力就是不见长,这是为什
么呢?
大家注意到,凡是有智慧的外籍人,尤其是外籍东方人很难进入美国的政治核心层,成
不了政治家。即使是外籍科学家,也难进核心试验室。所谓“李文和案”就是很好的说
明。那么这些优秀人才到哪去了呢?他们都在外围打工。这造成了美国“金玉其外,败
絮其中”的外观。外面人才济济,里面则智商低迷。
我没想到美国人的战略管理能力衰落得这么快。老布什还好好的,到小布什就不行了。
克林顿还可以。2003年打伊拉克,鲍威尔考虑的不是打败萨达姆,而是如何进行战后治
理。[82]拉姆斯菲尔德则不以为然,他只考虑破坏而不考虑建设。所以拉姆斯菲尔德,
只是个麦克阿瑟式的军人,而不是政治家。而小布什既不是政治家,又不是军人,这两
个人结合是性格相投,而这种性格的人群管理国家,只会给国家带来东条英机式的灾难
。所以我说上次如果克里上台,可能对美国更好一点。国家外交有两忌:一怕傻,二怕
愣。但在这二者间,后者对国家的损害最大。克里这人不算聪明,但不致犯大错。小布
什这人,既傻又楞,争强好胜,靠拳头思考,不要说第三世界,就连其盟友欧洲也得罪
了。美国则在小布什的折腾下国力不敢说在下降,至少其战略管理能力则急剧下滑。小
布什的作为已让鲍威尔失望,如让斯大林看到,只会窃喜;如让丘吉尔看了,只会发笑
;若罗斯福、尼克松那一代领袖看了,则会失声痛哭。尼克松会说,我给美国打下的地
缘政治底子,怎么让你小布什折腾完了。
看看英国是怎么控制阿拉伯世界的,对此,尼克松在他的著作中有精彩的描述。他写道
:
英国最初在19世纪初进入了海湾,以阻止海盗破坏他们的贸易。从那时起一直到20世纪
70年代初期,英国军事力量维持了秩序,提供了保护,并解决了分布在海湾沿岸各个酋
长国里的争端。
在整个海湾和阿拉伯半岛周围,英国一直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亚丁、阿曼、卡塔尔
、巴林、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些通常叫做“海盗海岸”的酋长国里,英国是酋
长们和世界其余地区之间的联系。他们用机智、彻底和强硬手腕来执行他们的任务。19
34年,在一场保卫他们的亚丁港的运动中,英国人利用奉承、贿赂和周密策划的显示武
力的作法,同现在叫作南也门的内陆的各位统治者缔结了不下1400项“和平条约”。正
是在英国的保护伞下,巨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寻找石油的努力中开始在这个地区进行勘
探。
英国不仅控制了海湾,而且还控制了从印度洋各个地区来到海湾的通道。印度洋各个地
区包括新加坡、马来亚、缅甸、印度、锡兰、亚丁、苏伊士、肯尼亚、南非、澳大利亚
、迪戈加西亚和印度洋的其他岛屿,这些地方在以前某个时候全是英国属地。波斯湾和
波斯湾外面的印度洋都是“英国的内湖”。[83]
1943年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对盎格鲁撒克逊人治理世界的能力大为惊叹:他在日记中
借评价丘吉尔表达对英国人及其地缘政治思想的赞赏,他说:
丘氏为英国式之政治家,实不失为盎格鲁萨克逊之典型人物。虽其思想与精神气魄不能
与罗斯福同日而语,而其深谋远虑,老成持重,则现代政治家实所罕见。(1943年11月
24日)[84]
此次在埃及所经各地最大之感想为,英国在世界之势力强固与远大,得窥一斑;而亚、
非二洲之回教国民,皆使之服从听命,其魔力实不可思议,不能不令人惊叹。(1943年
11月30日)[85]
英国人的逻辑是实力逻辑,但是正如基辛格所说“有实力而无合理的安排会引起测试实
力的争战,有合理安排而无实力为后盾,则只是虚有其表”。[86]这里基辛格说的“合
理的安排”就是国家进行世界治理的和平理念和实现这种理念的方法。英国人治理世界
的方法是分而治之,是靠国家间的均势制衡。如不能制衡,那也要从大版图国家中分裂
出小国来制造这种均势制衡。对此,基辛格有过很精辟的理论总结,他大《大外交》一
书中这样写道:
“光荣孤立”并未阻止英国针对特殊事件与他国临时结盟。英国为海权国家,缺少大规
模常备陆军,偶而会需要与某一欧陆盟国合作,但它总是宁愿事到临头才选择合作的对
象。每逢这种时刻,英国领袖们均能表现出不计前嫌的弹性。[87]
当然与英国短暂结盟的各国也各有其目标,通常都是为了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或疆域。
一旦其作为超出英国认为恰当的限度,英国便会转向或组织为维持均势而对抗旧盟友的
新联盟。这般铁面无私,坚决以自我为中心的作风,为英国赢得了“老奸巨滑的英国”
之喻。这种外交形态或许称不上如何崇高,但确实保持了欧洲的和平,尤其是在梅特涅
的体制的边缘逐渐出现破绽后。[88]
而现在的美国小布什政府则是正在用枪杆子消除美国老政治家们在阿拉伯世界制造出的
有利于美国的地缘均势安排,结果打出了一个更加统一和更加反美的阿拉伯世界。这次
打伊拉克,伊朗方面反应不是很激烈,为什么?伊拉克的什叶派上台了,这何乐不为。
打塔利班,伊朗、俄国当然不反对,因为塔利班与伊朗和俄国作对。最后在阿富汗是俄
国人控制的北方联盟上台。在这场世纪初的战略博弈中,小布什成为他国的战略清道夫
。
强国的标志不在其富有,也不在其武备精良,而在国家战略能力的高低。大宋灭亡,不
在不富,不在良将不广;苏联之亡,不在其武备不强,也不在人才不多,而在于国家战
略文化、战略思维,及由此产生的战略管理能力的整体下降。苏联极强,但出了戈尔巴
乔夫,这是一个极简单的人,苏联都解体了他还乐呵呵地去采访布什。老布什接见了他
,他以为他是一个名记者。他把自己始终定位在“名人”而非政治家上。好出风头爱打
扮,是失败型政治人物的致命通病。
【 在 sunseraphic (この世界がいつかは幻に変わると) 的大作中提到: 】
: 9占坑
--
修改:sunseraphic FROM 116.192.8.*
FROM 116.192.8.*